语言选择: 简体中文简体中文 line EnglishEnglish

行业资讯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贵州2023年多米体育一季度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多米体育原标题: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贵州2023年一季度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大家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一季度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有关情况。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敖鸿同志为大家作介绍,并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汪家强同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规划处处长韩龙同志,运行监测协调处处长任兴华同志,中小企业处处长叶兴峰同志,原材料工业处副处长毛旭峰同志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下面先请敖鸿厅长作介绍。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媒体朋友,大家好!感谢大家对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今年一季度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全省工业战线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精会神抓工业,紧紧盯住每一天,直面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精准服务助企纾困,铆足干劲挖潜增效,全力推动一季度工业经济平稳开局。

  一、工业经济企稳回升。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其中,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为稳定工业经济,我们深入市、县开展精准帮扶,“一业一策”推进重点产业稳定增长,白酒产业通过开拓市场、促进生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烟草产业积极调整优化生产计划,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煤炭产业加快推进产能释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酒烟煤”三个产业合计拉动全省工业增速3.3个百分点,传统支柱产业支撑有力。

  二、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一季度,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5%、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9%,持续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们聚焦风口产业,出台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进一步优化“一核两区”[ “一核两区”:贵阳贵安和“开阳—息烽”“—福泉”核心承载区和铜仁、“黔西南—六盘水”两大重点承载区。]布局,全力抓好要素保障,积极推动中伟新材料、振华新材料、裕能新材料、贵阳弗迪等重点企业稳步生产、释放产能,同时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加快打造数据中心、智能终端、数据应用三个主导产业集群,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持续保持向上向好发展态势。

  三、质量效益趋势向好。一季度,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0.9%,与2022年度相比提高1.2个百分点多米体育,制造业增值税保持稳定增长。随着全国消费市场不断复苏,3月份全省煤炭、化肥、钢铁等主要工业产品铁路货运发送量同比增长7.9%,工业产品省外销售逐步恢复。截至3月底,扣除年初受负荷管理影响的建材、黑色和有色金属行业用电量,全省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反映出工业生产持续恢复向好。

  四、工业投资快速增长。一季度,全省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5个,建成投产亿元以上项目87个,工业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2%,高于全国工业投资增速9.6个百分点;工业产业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8.6%,较去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特别是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大数据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等产业投资继续保持强劲态势,同比增速均超过80%。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建立了重大项目定期协调机制,紧盯项目开工、建设、投产等关键环节做好跟踪服务多米体育,全力推进解决项目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困难,努力增大实物工作量。

  五、产业数字化积极推进。一季度,我们对照国家相关标准,结合省内实际,研究编制了《推动全省工业领域数字化改造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导向目录(2023-2025年)》,启动数字化改造示范项目遴选工作,引导企业明白“改什么”“怎么改”。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磷化工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并通过验收。

  六、企业培育更加精准有力。一季度,我们持续深入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计划,启动2023年“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梳理年度入规企业培育清单,逐户帮助企业加快发展,实现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2户。我们持续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多米体育,遴选认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户,拟新增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户以上。我们还制定印发了《贵州省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指导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加快提升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今年力争培育打造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0个。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围绕“融入国家战略、发挥比较优势”这一主题,在持续帮助工业企业纾困解难基础上,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全局性谋划、系统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坚持项目为王,围绕“三资”[ “三资”:一要全力向上争资;二要全力向外引资;三要全力向金融市场融资。]回答“三问”[ “三问”:一问主要领导是否真正带头,各地各部门“一把手”要靠前指挥、带头冲锋,亲力亲为狠抓项目建设;二问项目是否真正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入园率和投产率;三问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在真正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实际困难,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通项目落地“中梗阻”,推动项目按时建成投产达产。],采取更为精准有效的举措,扎实推进产业链招商,力争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紧盯项目开工、建设、投产等关键环节做好要素保障,持续推动项目投资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扎实做好“富矿精开”这篇大文章,不断推动磷煤化工等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大数据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规模总量;协同各方着力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种好“摇钱树”、打好“生态牌”,大力发展酱香白酒、辣椒、茶叶、刺梨、酸汤、天然饮用水等产业,不断提升贵州生态产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推动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走出大山、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谢谢敖厅长的详细介绍。接下来进入我们的答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们就关心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新社记者提问:刚刚发布人介绍到,一季度贵州省工业投资增长18.2%,可以说为全年工业经济打了下一个好的基础,能否介绍下贵州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又将如何持续稳住工业投资增长态势?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经济社会恢复常态化运行,生产需求企稳回升,企业投资信心逐步增强,各地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快跑”,全省工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创近年新高,有力拉动全省固投回归正增长,为全省一季度“开门稳”作出积极贡献。聚焦推动工业投资增长,我们突出“项目为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项目观摩暨“四新”“四化”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大会精神,紧紧围绕“三资”“三问”全力扩大有效投资,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狠抓重大项目建设。一季度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的工作要求,对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实行省市县三级包保服务,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加快施工进度,形成更多投资实物量。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常态化重大工业项目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定期收集各市(州)需省级层面协调解决的重大项目问题,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帮助解决,今年以来已协调解决重大项目问题42个,有力推动了重大项目加快实施。

  二是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围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装备制造、生态食品、医药等产业,先后到广东、黑龙江、湖南等地开展招商。一季度全省引进工业项目717个,签约资金1675亿元。同时,围绕新引进项目,建立项目管理台账,每月跟踪调度项目落地情况,推动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一季度全省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5个。

  三是全力做好项目资金保障。一方面积极向上争资。紧紧围绕“六大产业基地”,主动对接国家部委,全力以赴争取中央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今年一季度累计争取国家资金7200万元。另一方面抓好项目融资。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基金和新动能基金引导作用,通过投贷联动撬动金融及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有效解决项目融资难题。一季度,新型工业化基金和新动能基金累计投放15.94亿元,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近30亿元,支持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加力提速提质,围绕“三资”回答“三问”,狠抓重点领域投资,推动工业项目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千方百计稳住工业投资增长态势。

  一是调研式推进工业投资大提升。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调研式推进重点工作的部署要求,聚焦如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升投资质效,深入开展专题调研,查找制约扩大工业投资的痛点难点,制定有效措施,推动工业投资大提升。

  二是集中资源力量抓大项目。紧盯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按月调度重大项目建设进展,及时掌握项目建设面临的问题,强化与省直部门、属地政府、项目单位的协同联动,“一对一”“点对点”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实际困难,打通项目建设“中梗阻”,确保项目按时建成投产达产。

  三是全力扩大投资增量。一方面狠抓招商引资。以我省党政代表团赴广东、广西等省市学习考察为契机,围绕“六大产业基地”,主动对接相关企业单位,积极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另一方面加大技改投资。研究制定工业转型升级相关政策措施,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企业全流程和全生命周期改造升级,力争全年推动1000户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四是做好项目要素保障。围绕国家制造业专项资金、中央技改资金等政策,主动对接国家有关部委,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确保完成年度争资目标。进一步统筹用好新型工业化基金、新动能基金、中小企业信贷通、工业融资担保、工业投资公司等融资政策手段,打好融资组合拳,撬动更多金融及社会资本支持我省工业项目建设。同时,强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加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项目加快落地,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入园率和投产率。

  中国网记者提问:今年,贵州提出要抢抓“风口”机遇,加快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请介绍一下当前贵州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谢谢您的提问。国发〔2022〕2号文件赋予贵州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的重大使命。近年来,全省上下抢抓“风口”机遇,推动我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呈现“规模跃升、集约集聚、龙头引领、动能增强、体系完善”的良好发展态势。2023年以来,我省有效克服市场需求趋缓、价格回调等下行压力,推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延续高速增长势头,2023年预计能够实现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任务。

  一是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今年一季度,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3.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5%,继续领跑其他领域。二是产业体系日益完善。“一核两区”规划布局得到有效落实,贵阳贵安和“开阳—息烽”“—福泉”核心承载区和铜仁、“黔西南—六盘水”两大重点承载区产业聚集效应明显。2022年“一核两区”布局范围内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全省的95%以上;落地项目数达到全省的74%;计划总投资达到全省的91%。三是产业链条基本形成。省内已构建集“磷酸—磷酸铁—磷酸铁锂材料—动力或储能电池—梯次综合利用”和“电池级锰盐—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综合利用”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全产业链条;“煤焦油—针状焦—负极材料”产业路径正在加快突破。四是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今年一季度,省级重点调度的65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55亿元,占年度计划总投资27.5%;预计今年内可建成投产项目22个,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

  下阶段,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后发优势,加快形成竞争优势,努力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抢先机”,在全球产业链扩张中“抢风口”,迅速提升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能规模和创新能力,确保2023年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加快将我省建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我们知道,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的经营主体,也是工业经济韧性最重要的保障。请问今年以来工信部门在推动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通过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全力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是抓政策服务“强帮扶”。坚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大局、服务企业就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启动2023年“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聚焦惠企政策入企、助企资源对接、促企能力提升等服务需求,围绕政策宣贯、企业培育、技术创新、数字转型多米体育、育才引才、管理提升、融资对接、市场拓展、权益保护等方面,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服务,不断提高政策惠达率、扩大服务覆盖面、增强企业获得感。

  二是抓融资服务“注活水”。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贷通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一季度,中小企业信贷通投放贷款269.54亿元,投放笔数为3485笔,投放金额、投放笔数增速分别同比增长62%、89%。同时,常态化组织开展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切实解决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4月12日,在六盘水市组织召开了全省中小工业企业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现场签约金额达21亿余元。

  三是抓企业培育“强筋骨”。以做大专精特新“蓄水池”为突破口,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基础力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中坚力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核心力量的梯度培育体系,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一季度,认定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507户、2022年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户。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2户。

  四是抓集群打造“促提升”。制定印发《贵州省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全力打造主导产业聚焦、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协作网络高效、治理服务完善、核心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企业发展协作化、产业利益共同化、全省价值最大化”。目前,汇川高新区、福泉开发区、白云开发区、正安开发区等4个开发区,已获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今年我们力争培育打造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6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0个。

  五是抓营商环境“优生态”。组织开展贵州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全面了解各地市场环境、法治环境、融资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情况,不断提升“贵人服务”水平。聚焦“加快推进产权保护、市场准入、资金要素获取等支持政策直达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着力营造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开展课题调研,着力构建良好生态,更好服务企业,支撑高质量发展。

  贵州日报记者提问:贵州提出要着力打造“六大产业基地”,能否介绍下相关情况?

  感谢您的提问。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贵州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新型综合能源基地、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和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等产业备份基地,这为贵州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奋斗方向、明确了战略定位、提供了政策指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就打造“六大产业基地”进行了部署,我们在统筹推进过程中,主要抓好“六个注重”。一是注重推动质量总量同步提升。大力发展能源、矿产资源精深加工等基础产业,坚持“富矿”必须“精开”,系统提升供应保障能力和产业链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白酒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优强企业、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培育壮大大数据电子信息、新能源电池及材料、航空航天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打造新的增长点。二是注重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快推进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产业业态、工作模式、人才队伍等方面的集成创新,通过做强创新平台支撑,牵引科技创新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注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系统观念,全面落实融合发展理念,着力打破区域、部门、行业之间的壁垒,促进产业、矿产、交通、能源、生态、文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汇聚成发展强势。在此过程中,深化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对接合作,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好地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四是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严格把好规划布局、项目准入、生产运行等方面的环保关,加快推进磷石膏、赤泥等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全面推动产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五是注重推动人民群众增收致富。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把带动就业放在产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推进“六大产业基地”牵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产业规模壮大带动就业容量扩大,切实增加居民收入,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六是注重守牢安全底线。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协同联动抓好科技安全、资源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工作,确保工业发展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都以安全为前提,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国际在线记者提问:据了解,前期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请问贵州如何抢抓政策机遇,推动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

  谢谢您的提问。贵州把以生态食品为代表的生态产业作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种好“摇钱树”、打好“生态牌”,不断提升贵州生态产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推动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走出大山、走遍全国、走向世界。今年来,我们持续抓企业抓项目抓推介,多措并举助企纾困解难,抢抓后疫情时代消费复苏机遇,推动产业加快向好发展,全省生态食品产业总体实现企稳回升态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2%,扭转了去年下滑趋势。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们将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挖生态资源潜力,构建产业生态体系,坚持守正创新,强化创新供给,打造“贵”字号品牌,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效益为本”理念,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务实的举措,推进生态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抓好龙头企业培育。依托生态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深挖酸汤、天然饮用水、刺梨以及药食同源等特色优势资源潜力,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支持大型企业做优做强,中小型企业做特做精,小微企业规范发展,大力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更多亿元级企业,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

  二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大项目跟踪服务力度,全力做好盼盼食品、达利食品、好彩头、安顺南山婆等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服务,“一企一策”指导企业制定发展计划,助力我省传统优势食品、特色食品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指导各地精准包装谋划项目,到沿海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推介,招引一批食品行业新项目落地,形成新贡献。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产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信贷通等金融工具引导作用,提振社会投资信心,撬动更多资本投资我省生态食品产业。

  三是抓好“三品”行动落实。推进落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加快发展具有贵州特色的传统食品、特色食品,抢抓预制食品产业发展风口,不断丰富产品品类,着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支持在产品开发、外观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创新,从原料、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方面提升质量管控能力水平。加强品牌培育、品牌管理,推进贵州刺梨、贵州辣椒、贵州绿茶、贵州酸汤、多彩贵州水等“贵”字号品牌与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不断唱响“贵州生态美食品·吃出健康好味道”生态品牌,不断提升我省生态食品的市场份额。

  感谢以上几位发布人的详细介绍和解答,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先到这里多米体育。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或者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情况,可以会后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取得联系进一步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