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 简体中文简体中文 line EnglishEnglish

行业资讯

多米体育新闻稿在线篇

  多米体育办好报纸要闻版,历来是各级党报编辑工作的重中之中。理由有三:一是从报纸的新闻属性来讲,要闻版是整个报纸的门面和旗帜,应是报纸新闻的精华所在,必须围绕新闻价值规律运作,推出信息量大、新闻性和可读性强的稿件(当然并不排斥有新闻价值的指导性的报道);二是进入市场后,报纸不再是单纯的宣传品,它的商品属性已日趋显现,党报将由靠发行的格局日益转变为凭自己的魅力去闯市场。作为商品的报纸,再也不能不考虑把读者的喜怒哀乐放到版面经营的重要位置了;三是党的群众路线决定党报的宣传不能脱离群众,从根本上要求我们必须把要闻版办得能够吸引广大读者。党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目的,就要让群众知晓党的大政方针、战略部署及各阶段的中心工作,让全国人民自觉地在党中央的率领下,同心同德为实现宏伟的政治目标而奋斗。一份党报虽然以极大的篇幅登满了指导性的报道,但如果不能激起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它就很难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因此党报的宣传功效是建立在对广大读者的吸引程度上的,良好的宣传效果来自报纸较强的可读性。

  然而,要彻底扭转现状,经营好要闻版,提高它对百姓的吸引力,是需要作出一番艰苦努力和探索的。《包头日报》曾作过尝试,改变要闻版遭冷遇的局面多米体育。我们为增强版面的信息量,曾一度把要闻版的发稿条数作为量化的主枚目标,这样,版面发稿条数是增多了,但信息量似乎仍不见提高,可读性更没有大的变化。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实施年度改版方案时,报社新一届的领导班子把提高要闻版的读者兴趣值作为这次改版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经过近半年的努力,要闻版有了一定的起色,读者反映要闻版有看头了。具体来说《包头日报》在以提高要闻版的读者兴趣值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改版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完善向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和新闻信息量大的报道倾斜的激励机制,鼓励记者、编辑多写多编具有新闻价值和可读性强的稿件。目前,报社恢复建立了每日的评报制度,由编辑部中级职称以上的采编人员和各部主任轮流对当天报纸评头论足,其中要闻版对读者的吸引度是每日评报所关注的焦点。在给重点稿下定义时,我们一是突出了在要闻版显要位置所发稿件的比重,二是排除了一般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三是强调了稿件的深度、角度、新闻性和可读性。每个记者每月必须完成两篇重点稿,部主任除自己每月也需完成重点稿指标外,还得为部内记者的完成情况负责,完不成任务或超额完成的将受到重罚或重奖。这样,促使部主任们不但经常要督促部内记者多写重点稿,而且还常为记者出点子,寻找百姓关心的话题。

  二、努力改善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报道,让它们生动、丰富起来,增强它们对百姓的吸引力,是提高要闻版读者兴趣的重要一环。分析读者对要闻版的意见,较集中的是对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的枯燥乏味有看法。其实不管是会议报道,还是领导活动报道,仍将是党报要闻版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要闻版新闻信息含量较高的主要渠道。许多会议了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信息,读者并不是对会议所传播的信息不感兴趣,而是对传播这些信息的写作形式不感兴趣,嫌稿件冗长、枯燥。因此,要调动读者对要闻版的兴趣,关键之一是要写好要闻版的会议报道。在怎样使会议报道生动起来的问题上,我们多年来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为对会议报道有些改善,我们在取得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理解支持下,对一般条线会议的报道作了压缩。例如过去每逢年末岁首,各条线的总结表彰会接踵而来,都要求报社予以报道,现则借助市委的规定,除一次性报道市一级的表彰大会外,其余表彰性质的活动都不予报道。另外,对会议报道的篇幅进行了适当压缩,让出一些版面刊登其他信息。鼓励记者把会议报道尽量写得生动,写出新意。我们报社有个跑市委、市政府的记者,他在采写会议报道方面很有自己的见解,采写时也很用心,写出了一批受大家称道的会议报道,社里们就及时向全体记者推广他的经验。再有一点是,要求记者在采写会议报道时,要抓住会议上的重要信息做文章;要求编辑在处理会议报道稿件特别是制作标题时,要突出可能埋没在与会人员大量讲话中的重要新闻信息,尽量变工作角度为百姓关心的视角。这样,尽管还不能从宏观上改变会议报道中所存在的问题,但就微观上带来的变化还是较为明显和喜人的。

  三、见缝插针地推出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新闻报道,以增强要闻版的可读性。要闻版的“硬”性报道虽多,但不是每天都铺天盖地的,总也有间隙,或者有时这类稿件所占的篇幅并不大,或者所占的位置并不显要,这时就完全可把你手中得意的稿件郑重推出。如,春节前各行各业十分繁忙,领导同志走访、视察活动和会议也很频繁,抓住一个空隙,我们及时把早就准备在案头的一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稿件在一版头条位置推了出去,这组稿件的题目分别是:《岁末储蓄闻“涨声”百姓 投资心态稳》、《市民春节喜出游 旅游部门真忙碌》,在时近年关刊出这组稿件,读者自然是欢迎的。

  要做到见缝插针地推出读者欢迎的“软”性稿件,办报人员必须心中常想着广大读者。只有这样,才能在见“缝”之时不忘插“针”,同时使一贯强调指导性为主的要闻版,也能体现出服务性。抱着这一想法,我们把百姓关心的新米上市、航班变更等消息都放在要闻版刊发。对于读者关心的突发性新闻,还要不失时机地创造“插针”的“缝”。

  四、精心经营好一版下半部和倒头条,使“软”性稿件在要闻版有巩固的阵地。当然,要长期提高要闻版的新闻性和读者兴趣值,仅靠见缝插针还是不够的,必须在要闻版建立起“软”性新闻的固定地盘。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若要在版面上半部长期占领阵地是不切合实际的,不妨眼睛向下从版面的下半部开始营造吸引读者的兴趣点,经营得好,同样能增强要闻版的吸引力。为增加要闻版反映平民百姓的比重,我们在下半部开设了《新春走基层》等栏目,特别是反映报道小人物生活的《寻常百姓家》,深受读者欢迎,记者在采写这类稿件时也较注意人情味和生动性,出现了一批好稿。

  时效是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是媒体的一条生命线年代末,新华社由一个国内通讯社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其对外报道在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旅程中,经历了由讲求时机向追求时效的重大转变,体现了对时效性这一新闻价值的执着追求。

  新华社对外报道的时效性观念长期以来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而较少从新闻传播的特点考虑形成的,强调新闻的时机,而不是时效。这种观念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建设时期。1957年3月在同新闻出版界代表谈话中,将这方面的经验高度概括为“新闻,旧闻。无闻”六个字。所以长期以来,我们原则上提倡“压新闻”,等到确有把握再;反对“抢新闻”。认为这是资产阶级的新闻作风,必须反对。新华社对外报道的时效性还曾长期受到外交工作的影响。“对外传播与外交”紧密联系,外交部门和涉外事务部门常常强调重视外交工作的要求,忽略新华社作为新闻媒体的特性、职能和工作方式,严格地规定约束了对外传播实践。这反映在具体实践中就是,新华社的对外报道一直受到“新闻与外交”关系的困扰,新闻时效性难以保证。直到90年代中后期以后,人们才逐渐科学认识到对外传播是总体外交的一部分,是有别于传统外交的现代公共外交方式,它有自身独特的新闻传播规律。外交工作的约束减少了,新闻传播规律的要求增多了,新华社对外报道的时效性观念逐渐转变。

  由于诸多条条框框的束缚,新华社对外报道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其时效性直到80年代中期仍然很差。当时,新华社在采访、编辑和发稿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比较缺乏时效·观念。有一段时间还有人专搞“抗压式”的新闻,压一两个月还能发。不少稿件中,“最近”、“不久前”还相当多。一件事发生了,很少有及时发新闻,然后再连续报道的,总要等事情快处理完了,有了结果才报。到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闻改革的深化,以及对外传播现实挑战的加剧,新华社对外报道日益强调时效性,将其提到前所未所的高度,“抢新闻”逐渐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和自觉实践。应该说,促成这种转变的因素既有来自层的支持,又有来自学界对新闻规律的积极追求,更有来自对外传播业界的大胆摸索实践。

  新华社80至90年代的基本建设是提高时效性的物质技术保障,这尤其对提高新闻采访与环节的时效性至关重要。80年代,新华社以发展为主导,大力夯实基本建设,包括:其一、国际新闻信息采集网大建设。建立了4个海外总分社、3个欧美编辑部和10个国外分社;其二、新闻用户事业大发展多米体育。具体落实“一手抓新闻报道,一手抓新闻落地”的决策,发展供稿和用户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其三、第一次技术飞跃。实现了从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的质的转变。90年代,新华社基本建成世界性通讯社,表现为:其一、建成比较完整的世界新闻信息采集网。截至2001年底,建成驻国(境)外分支机构104个,国内分社31个,支社16个,记者站35个;其二、建成比较完整的新闻信息体系。到2001年,新华社每天用7种语种播发180多万字和约290底新闻图片;其三、建成覆盖全世界的新闻信息供稿体系。到2001年6月底,新华社已经在世界五大洲的133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135个供稿点,新闻信息用户达到13295家,其中海外新闻信息用户4015家。其四、建成比较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实现了第二次技术飞跃,在整体通信技术水平上达到或接近西方大通讯社。

  1978年以后,中国新闻界开展以业务改革为重点的第一轮新闻改革,包括新华杜改进对外报道时效性的许多实践探索得到了中央的政策支持。1981年11月,在庆祝新华社建社50周年茶话会上。代表中央书记处讲话,对新闻业务改革提出五点希望“真、短、快、活、强”。其中,“快”就是新闻报道要快发,讲求时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全国新闻界掀起多写新闻,快些新闻,写好新闻的热潮。新华社在这一热潮中起到带头作用。积极采取措施,将提高新闻时效具体落实到工作中去。社长穆青在新华社1983年国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之一就是提出必须改革国内新闻报道,讲究时效。要求记者在事件发生后两小时内把消息发到总社。编辑编急稿时,要注明收到的时间和编好的时间。记者迟发或编辑耽误者要追究责任。1987年7月18日,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新华通讯社联合发出经中央书记处讨论通过的《关于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必须改革我国新闻机构关于国内一些重大新闻的报道经常比外电“慢三拍”,“出口转内销”的情况。并且提出改进新闻时效的具体意见,主要有:1,中央的重大决策、决定和措施,同志同外宾的重要谈话。以及各条战线的重大成就,需要公开发表的,都要及时地向国内外作报道,力争发在外电、外台之前。2,凡有外国记者在场或涉及外国人的重大事件,都应及时报道,并力争发在外国记者前面。3,同志接见外国、港澳地区或海外华侨、华人新闻从业人员并发表重要讲话,报道一般不应晚于对方。4,突发事件凡外电可能报道或可能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应及时作公开连续报道,并力争赶在外电、外台之前。5,重大自然灾害和灾难性事故。应及时作报道。6,涉外事件中凡在国内影响不大,而在国际上可能产生影响的,对国内可不作或少作报道;对外则需及时作连续报道,说明事实真相,以正视听。《意见》肯定了新闻业界在业务改革方面积累的一些宝贵经验,表现出中央改革国内重大新闻对外报道时效性差的极大决心和开放态度,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1994年8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国内突发事迹对外报道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国内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新闻信誉”,总的对外报道原则是“先发制人”,要求提高时效性。

  在提高对外报道时效性的探索中,对外传播业界始终是最活跃的。早在80年代中期,新华社就开始尝试业务制度建设,以切实保障发稿与编辑工作环节的时效;到90年代中后期,新华社已经建成一些比较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它们作为行为规范引导追求时效成为对外报道业务的自觉实践。主要制度建设有:

  其一。24小时发稿制度。借鉴路透社的经验,新华社国际部的西班牙文专线小时连续发稿 制。该年,新华社在海外的第三个总分社——拉美总分社成立。它开始发稿后,同总社进行了明确分工,北京时间早上8点至晚上8点,国际新闻西文发稿由总社负责,北京时间晚上8点至第二天清晨8点,由拉美总分社负责。1988年,新华社先后在纽约联合国分社,莫斯科和墨西哥城建立3个欧美编辑部。欧美编辑部刚建立时,主要职责是承担编发驻欧美的英语国家分社的英文稿件,到90年代后,逐渐扩大到包括整个北美地区和欧洲的绝大多数分社(包括英语和非英语国家)的英文稿件。从1993年起,欧美编辑部又增加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即,在总社编辑部不值班的时间段内,接替总社负责编发北美和欧洲地区的英文稿件。也就是说欧美编辑部解决了总社从晚上11点半到次日上午8点之间因安排值班人员困难而导致各分社英文稿件得不到及时处理的难题。各地区欧美编辑部作为总社的派出机构拥有独立发稿权,确保新华社每天24小时不间断发稿,极大提高了新华社英文稿件的发稿时效。而在新华社的主体业务中,国际新闻英文报道是与西方大通讯社进行最全面和最直接竞争的部分。从2000年12月26日起,新华社国际部和体育部开始24小时值班发稿,即,新华社国际部的英文、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俄文、葡文和海外中文7种语种专线新闻信息体系至此全部实现了24小时发稿制度。2001年1月1日起,新华社正式全面实行24小时发稿制度。国内部、国际部、对外部、摄影部、体育部都实行24小时值班法规制度。

  其二,终审发稿人制度。新华社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直到1989年基本上实行“三级发稿制度”,即总编辑室、编辑部、编辑室都拥有稿件的签发权。编辑室主任、副主任签发不涉及敏感问题的稿件;编辑部主任、副主任签发重要稿件;值班总编辑、副总编辑或社长签发涉及重大或特殊敏感问题的稿件。造成的问题是发稿权过于分散,且层级繁多,不便于高效运作。1990年,新华社把“三级发稿制度”改为“终审发稿人制度”,即,社级发稿和部级发稿体制。各编辑部下届的编辑室不再拥有稿件的签发权,各编辑部推荐定额的终审发稿人,终审发稿人由总社授权统一签发所有稿件。在国际新闻对外报道方面,国际部值班室是终审发稿人的具体工作岗位。负责国际报道的日常发稿。只有特别重大敏感的稿件才由社总编辑室确定。1992年国际部值班室改名为“国际部发稿中心”,由国际部正副主任和具有终审发稿权的人员组成,轮流值班,担负24小时发稿任务。这是借鉴世界上其他大通讯社的经验,精简发稿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强化部级发稿部门的指挥组织职能,朝着“指挥中心”、“作战中心”的方向迈进,极大提高了新闻的时间。

  其三,采编译合一制度。首先是国内新闻对外报道取消了中文定稿的传统做法。1979年2月,新华社对外部调整组织机构和改变工作方法:设立政治、外事、经济、文教、特稿四个采编组,实行采编译(英文)合一,成立工作队,负责直接用英文处理当天报纸上需要抢发的社论、文章和消息。“文革’中实行的在对外报道中以中文定稿的做法在这次改革中被否定。采编译合一制度删除了中文编辑的环节,节约了编辑工作中的时间。其次是国际新闻对外报道的编辑环节也被精简。从1983年到1999年,新华社先后建立了亚太总分社中拉美地区总分社、非洲总分社、法语国家地区总分社4个海外总分社。海外总分社刚成立时发出的稿件,还要到新华社总社那里,经总社编辑部加工后才发送广播。1987年,总社与总分社约定:总分社向总社提供直接发送广播的稿件除了政策性特别强,内容较复杂的稿件由总社处理外,一般稿件总分社编辑后就直接发送广播。这一规定在该年试行仅3个月后,由总分社直接发送广播的稿件已占到总数的70-80%。这样海外总分社就能直接编发本地区的国际新闻稿件,增强了新闻时效。

  其四、外文发稿制度。新华社推行驻外记者对外报道直接用外文发稿制度。过去驻外记者大多用中文发稿,由总社编辑部根据中文定稿编译成外文稿,导致稿件的准确性和时效都受到影响。1985年新华社确立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目标后,从英文线路开始,逐步推行到其他文种线路,驻外记者的对外报道都直接用外文发稿。结果,既增加了稿件数量,提高了稿件质量和时效,又培养了一大批新型的具有国际报道竞争力的记者和编辑。这是新华社对外报道上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转变,对建设世界性通讯社具有长远意义。1995年1月,新华社又采取了一项重要改革措施,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开始正式启用分层次、分类别发稿新格式,英文还同时采用大小写制。这使外文发稿进一步标准化,与国际通用方式接轨,对建立新闻落地、稿件处理和数据存储的快速发稿体系有重要意义。

  国防之远,似在国门千里外,西沙、南沙、、亚丁湾……军情时时牵动人心。国防之近,亿万之众是国防之基。

  以湖北为例,湖北省是军史、军工、拥军大省。历史上,楚天将星闪耀;新时期,荆楚走出的英雄航天员聂海胜、航空报国英模罗阳、航天女杰刘洋、王亚平等一大批军之骄子壮我国威。荆楚大地上,空降兵部队、“抗洪抢险模范旅”等现役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苦练精兵,省、市、县军事机关和驻鄂军事院校为人民军队源源不断选拔、培育合格军人,还有一大批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为强大国防铸造最锐利、最坚实的“矛”与“盾”。

  立足荆楚,放眼寰宇。今年3月29日,由湖北日报编辑部与省军区政治部合力打造国防教育专刊《国防在线》与广大读者见面。该专刊依托荆楚丰富军事资源,聚焦国防建设,提高全民国防意识。

  创办之初,专刊暂定为半月刊,刊登在湖北日报第4版。专刊设有《国防总动员》、《天下湖北兵》、《国防绿》、《荆楚尖板眼》、《士兵突击》等栏目。至今,已出版10余期,再现了驻鄂部队火热的军旅生活,展示了湖北子弟兵英姿和风采,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参与世界合作。放眼世界,航母出海、神舟飞天、蛟龙深潜、南海纷争、朝核问题、中俄军演……国内外军事热点此起彼伏。

  《湖北日报》作为一家与军事热点地区远隔数千万里的地方党报,如何报道好军事热点事件?《湖北日报》的做法是在时事新闻版编发新华社稿件,对重大军事事件进行常规性报道。同时,重点策划“自选动作”,挖掘军事事件中的湖北元素,进行本地化报道。

  无论是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神十飞天,还是芦山抗震、三沙建市,都成为《湖北日报》实行重大军事新闻本地化的良机。

  今年4月,“神十”6月至8月择机发射的消息。本报获悉后,立刻搜集相关线索,确定了两个本地化报道方向:“神十”上的湖北造、曾在汉服役的“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在襄阳采访湖北造期间,记者又第一时间获悉,枣阳籍航天员聂海胜可能再次执飞。得知这一消息,本报增派力量,第一时间跟踪这一重要线索,与聂海胜家人联系。

  经过周密筹备,6月11日“神十”飞天前后,一系列报道陆续出炉。《哥哥为我买新房》、《同学眼中的王亚平》、《湖北造,筑起太空家园》、《浓浓的航天情》、《首个太空教具湖北造》。在“神十”返回之际,本报再打组合拳《从茅草屋走出的航天将军》、《湖北造是怎样炼成的》……这些稿件的线索多来自于驻鄂部队和在鄂军工企业。

  《湖北日报》“神十”报道中,本地化报道与常规性报道相得益彰,兼备新闻性、重要性、贴近性、可读性,在本地媒体中独树一帜,多篇独家稿件被各大新闻网站转载,彰显了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湖北是“三军”大省,除了野战部队外,还有多所军校扎根省内,成千上万的人民子弟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军队与地方、子弟兵与老百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人的地方就有新闻发生,在军地结合点上找新闻,就是寻找军队和地方之间、子弟兵与老百姓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

  今年4月,《湖北日报》从省军区获悉新闻线索,年过八旬的咸宁军分区原副司令员唐光友一生倾其所有,帮贫扶弱,并在生前写好遗书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在当地传为佳话。随后,报道组赴咸宁实地采访了解,发现唐光友老人的事迹比传说中的更感人,他是奉献为本的党员、霸道小气的父亲、乐观豁达的抗癌战士。唐老的无私、乐观、豁达,深深地感染了现场每一个采访者。

  6月初,《湖北日报》刊发组合报道《把一切献给人民——记咸宁军分区离休干部唐光友》通讯、图片配评论,1版倒头加3版半版,以超常规模报道这一典型人物,引发军地各方关注。省军区司令员、政委均在当日湖北日报上作出批示,感谢湖北日报挖掘这一典型人物,要求省军区部队将唐光友作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典型人物深入学习。

  90后武警战士吕俊峰是今年本报成功推出的另一部队典型人物。5月4日,他勇救落水群众牺牲,以生命致青春,用热血践行诺言,感人至深。事件发生后,本报第一时间发稿,此后连续报道,武警部队首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纷纷批示,报道取得良好效果。

  军队无小事,事事连政治。军队作为特殊的机关,记者在采写和编辑新闻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湖北驻军诸多,分属不同总部。驻军、武警部队以及民兵预备役部队均设有政治部、宣传处、政工科,配备有新闻干事,在基层部队还有一大批热爱写作的干部战士。他们熟悉军队,擅长新闻写作和新闻摄影。然而,他们的主要发稿任务在军队媒体,包括《报》、《空军报》等,在地方媒体发稿常常无助于其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在给地方投稿时,通讯员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湖北日报》依托省军区作为驻军协调单位进行联络,并利用长期建立起的联系,充分调动驻军通讯员的积极性,加强联络,已逐步建立起通讯员网络。同时,加强对军事报道题材的策划,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做好报道计划,提前约稿,提高通讯员稿件上稿率。今后,可在每年年终评选、奖励地方上的优秀通讯员时,评选、奖励部队中从事军事报道的特约记者和通讯员,调动他们的写稿积极性。

  做军事报道,最大的风险是泄密。如何处理内容创新与内容保密的关系,《湖北日报》做法有两点:

  首先,记者采写稿件自觉接受被采访单位的保密审查。在采访“神十”湖北造时,记者深入多家军工企业采访,均签订了保密协议,并按要求不拍照、不录音。在报道军工产品时,企业要求一不报原理、二不报型号。成稿后,每篇稿件均返给采访单位一一审查,保证稿件万无一失。

  其次,通讯员提供的稿件,编辑后要二次审查。一般来说,部队的特约记者或特约通讯员生活在部队,亲身经历事件全过程,对于什么内容可以报道,什么内容不能报道,把握得比较准,而且稿件也经过部队首长的审查,不容易造成泄密。

  但《湖北日报》的经验是,稿件编辑后,在发稿见报前,再次返回部队进行二次审查。

  笔者在担任记者部主任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刘姓记者交来了一份社区基层干部的人物特写,笔者签发见报后,另一位韩姓记者说,这篇文章是她在两年前写的,几乎一字不差,连标点符号都一样。可是刘记者认为自己是清白的,说稿子确确实实来自社区。震惊之余,笔者展开调查,后来才真相大白。两年前,韩记者采写了这篇文章,两年后,与韩记者联系的这位通讯员因为有发稿任务,就把韩记者的文章直接传给了本报的刘记者,结果刘记者在没有核实稿源的情况下,也没再去采访当事人,就当做通讯员自然来稿署上自己的名字。最后刘记者受到了处分,但这件事情也给编辑部一个教训,记者“扒”通讯员的稿子存在普遍性,而且此风有愈演愈烈之势。

  毋庸讳言,新闻写得时间长了,人容易变得“油滑”,写法上容易程式化,由于新闻纪律本身各种“高压线”多,有些记者产生了浮躁情绪,想尽快完成任务,于是就形成了新闻界的长期积弊。新闻界有句名言“脚底板上出新闻”,相对来说,跑出来的新闻要难于“送”上来的新闻,难于会议新闻;鲜活的新闻难于刻板的、官样化的、程式化的新闻。

  而现在有些记者本身的“战线”跑熟了以后,大部分依赖通讯员供稿,不愿意亲临一线,把通讯员的稿件改编几下,加上自己的名字就见报了,有时候改动不了十几个字。试想这样怎么能了解实际情况?怎么能保证文章质量?这样的二手稿件怎么能写出好东西?这不仅是作风上出了问题,行为上更无异于剽窃。有的记者与通讯员形成默契的合作关系,长期与通讯员合作写系列报道,通讯员负责写稿,记者负责发稿,各取所需。还有的记者喜欢混会,成天写会议新闻,写不出新意来,不动脑筋思考,只知“扒”材料。成天浮在上边,写出来的东西怎能鲜活?这样不但新闻的基本真实难以保障,而且也失去了新闻本身的意义,更有违职业道德。

  作风不转,就会产生惰性,而这种惰性像慢性毒药一样,使新闻失去了鲜活性和生命力。因此,新闻采写提倡下基层去,改变作风、转变文风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扒”材料的现象如此严重,已经到了非刹不可的时候了。

  我国历史上曾经历了三次新闻改革。第一次是1942《解放日报》改版,提出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反对党八股;当时的《解放日报》也存在严重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问题。第二次改革是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同样提到了改进文风,反对党八股,要使《人民日报》成为“生动活泼的报纸”。而现在,新闻业正处于第三次改革中。不知道从何时起,这种“不愿走下去,眼光只向上看”的新闻八股文风又吹出来了,这种现象体现在工作报道、成绩报道、会议报道和数字报道中。有的记者丝毫不管读者是否能看得下去,密密麻麻的文字堆在那里。有些读者反映说,看某某记者写的东西,比催眠曲还灵,一看就困,根本看不进去,能读上一遍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但这样的文章居然能见报,这说明已经不仅仅是记者的问题,而是整个新闻队伍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因为这样枯燥无味的稿件能从记者手里通过编辑,再到编辑部主任、副总编到总编审稿并发表出来,每个环节都严重忽视了最基本的“传播效果”和“可读性”,存在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问题。

  不仅仅是日报、晚报存在这样的问题,都市报在报道时政类新闻时也有类似情况。而今报纸已经不再是宣传工具,而是市场化的产物。消费者不买账,报纸广告、发行就不会好,报纸就卖不出去。加上现在来自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多重竞争压力,生存会越来越难。写的东西枯燥无味,没有价值就没人看,这样的东西无论是宣传还是新闻,效果统统是零。用《北京青年周刊》上的一句话来说:“不以好看为目的的写作都是在‘装’。”

  因此,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提出了正确的新闻改革方向,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又提出了具体方法。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改懒惰为勤奋,才能真正接地气,才会下笔如有神。

  笔者所在的《锦州晚报》从上到下深入扎实开展“走、转、改”活动,报社重新制定了稿件评判标准:对于编发通讯员稿件的记者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不仅稿子不发,还要开会批评教育;对于参加会议“扒”材料而没有采访痕迹的稿件将降低评分等级,从A稿降低到C稿或者D稿;对于深入居民生活、到现场采访的新闻不但提高等级,还会加大月评奖励;提出政府会议材料更要强调可读性,对于政府的政策要加以深入浅出的解读,以便于受众准确把握理解。此举目的在于让记者把真实性、可读性摆在第一位,真正搭建起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

  在“走转改”的实践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相当多的新闻单位把“走转改”仅仅理解成为体验式新闻。比如跟着工人下了几天井、当“城管”、体验锅炉工生活等。这当然是一种走基层的形式,但绝不是全部。如果仅仅把这理解成为走基层,那就是对走基层的一种片面理解,可能会让一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人钻了空子,甚至可能会有作秀之嫌,无法达到转变作风的目的,更无从谈起改文风了。

  “走转改”应成为新闻工作的常态,也应该成为新闻工作的良好习惯,不应变质。如果衡量是否落实“走转改”的标尺仅仅是是否上了栏目、是否发表了“我与某某一起体验某某行业”这样的文章,那显然会使“走转改”失去其原本的意义。

  一些弄了很多体验式文章的记者很可能会投机取巧,报上去一大堆体验式的稿子,但一些人体验之后照样是新闻现场不去,依旧在会上“扒”稿子,依旧靠通讯员“喂”稿。而那些整天跟基层群众打交道,了解实际情况,反映真实问题,无论是火灾、水灾、车祸,抢险救人都亲临第一现场的记者却因为没有写体验式的文章而报不出“走转改”的材料。

  所以,真正的“走转改”不应该只看记者写了多少体验式文章,而是应该看记者在工作期间,有多少次亲临现场,多少次在会议上“抓”出了新东西,更应该看看这位记者的采访是不是有理有据,是不是有充分的事实说服力。

  电视新闻编辑是以电视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通过策划、组稿、优选、组合等综合性的脑力劳动,获得一个新闻集成,并通过电视传播给观众。新闻编辑素质的高低对新闻节目的质量的优劣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在信息化时代,新闻编辑竞争激烈,任何媒体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新闻队伍。县电视台编辑由于区域、人力、设备等制约,新闻编辑工作有着一定个性。本人通过多年的县级电视台新闻编辑实践,深深体会到,当好一个县级电视台新闻编辑,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素质。

  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的喉舌,同志说过:“要政治家办报。”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编辑必须学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从新闻编辑工作的任务来看,新闻编辑的首要任务是选稿、改稿、组合、编排。如果一个新闻编辑不了解党在每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明确党的工作意图,又凭什么标准去选题、改稿、选择头条呢?在头条的认定、会议报道的改革、有效信息量的增大上都离不开新闻编辑的政治理论水平。而要真正使新闻起到舆论先导作用,新闻编辑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要有坚定的党性原则,要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和人民之福,错误的舆论导向是党和人民之祸。县级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既要传达上级的政令,又要为地方的社会发展服务。这就要求县级台新闻编辑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当前在想什么,社会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是什么;抓住这些百姓关心的事,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引导功能,用党的政策为百姓解疑释惑,把群众的心统一到大局上来多米体育,充分利用电视这种媒体,架起党和群众心灵沟通的桥梁。

  电视是以“视觉”为主,视、听同步,声画合一,再现客观现实最形象多米体育、最生动的声像艺术。电视与报纸、广播媒体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画面形象的可视性。因此,新闻编辑要具备多方面的业务能力。县级电视台由于人力资源缺乏,编辑大多一职多能:

  第一,组织协调工作。除了经常与社会各个层面及本系统各个环节打交道,新闻编辑还要担当参与新闻的策划、组织和安排任务。包括开办栏目、制定方案、采访策划、组织拍摄系列(连续)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开展讨论等,同时要与记者、通讯员形成鱼水关系,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教材学习,形成整体宣传合力,打造品牌栏目。

  第二,熟悉采访工作。电视新闻编辑仅有文字功底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够的,还要会使用拍摄素材的机器设备,并掌握一定技巧。因为电视编辑工作必须与图像打交道,如果对电视新闻采访拍摄工作一知半解,就很难捕捉到精彩的图像内容,也很难编辑好记者和通讯员发来的稿件。

  第三,掌握编排技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稿的编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视解说词的修改和节目内容的提示。编辑对自己所负责的每一条新闻内容进行加工,有些重要内容,还必须写好编前或编后话,配发评论等。但在一些县级电视台,编辑往往是将一线记者的稿件简单地处理罗列起来而已,不注重自身作用的发挥,使得一些节目没有主线,没有旗帜,没有引导力,只是简单的信息报告。编辑要处理好各种稿件,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二是成片的制作。县级电视台新闻一般采取先录制、后播出的形式。录播节目,编辑参与录制合成工作,会使用各种编辑设备,对新闻画面素材进行合理的编排组合,将画面、解说、音响效果与同期声有机合成,以及字幕、图表的运用等,并负责完成审听、送播,确保每一条新闻达到播出要求。

  第四,有敏捷的思维和文字、口头表达能力。新闻的播发有时带有一定的随机性,这就要求编辑迅速作出反应,是否发、如何发,都须在短时间内决定,需要表明编辑部看法的述评部分,如果来不及写稿,则由编辑拟定腹稿向节目主持人转述,而后多米体育,直接见诸屏幕。

  新闻编辑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修养。编辑每天都要把记者、通讯员不成熟的或者半成品的稿件加工成成品播出,他们的辛勤劳动凝聚在别人的作品之中,从来不表现个人的名利,然而承担责任的却是他们自己。他们的工作是为他人作嫁衣的工作,他们是无名英雄,事业也要求他们具有这种精神。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良好的自我修养。思想修养的另一方面是要遵守编辑的职业道德。宏观世界是考验新闻编辑是否成熟的一块试金石。新闻编辑担负着把关的重任,编什么,不编什么,先编什么,后编什么,都必须坚持党性,坚持真理,是以传播真理为原则,要按中央的政策和方针把关,对于群众的呼声要敢于支持,不怕打击报复。同时编稿要秉公办事,不循私情。在稿件的取舍上,稿件位置的安排上,坚持质量面前人人平等,不唯上级,不分亲疏,不重名气,更不允许以稿谋私,拿发稿做交易、得回扣等。另外每天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和播出,其时间多以秒计,因而在内容排列的技术操作上新闻编辑都应一丝不苟,马虎不得,否则影响极大。对一名新闻编辑来说,应保持求真务实、求新求快的工作作风。

  创新意识是新闻编辑的生命。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存在“三多三少”问题,即:一般性的动态报道多,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报道少;会议报道多,反映基层、反映群众实践活动报道少;浮在面上的报道多,紧贴生活、紧贴实际的报道少。每组新闻除了会议报道、领导活动的消息外,其它类的新闻很少。而处理好这类报道,重任就落在新闻编辑的身上。新闻编辑要从适应观众心理需求入手创新报道内容和方式。一是判断哪些信息最有新闻价值。二是要在文字上下功夫。三是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如每年的“两会”新闻。我们的镜头不单对准会场内,当涉及到各行各业大好形势的内容时,我们的镜头就对准了场外的工、农、企等行业改革的现场,解决了过去那种会议报道围着人头转的现象。四是头条新闻的选择不应该按官大官小去编排,对那些紧紧围绕大局,积极弘扬主旋律的新人、新事、新经验、新成绩以及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群众关心的问题的也要编入头条。五是在按主次编排节目的基础上应适当增加对比编排,两种典型的鲜明对照,更加突出体现了导向意识。六是要注意地方特色和时代性,做到有的放矢。电视编辑创新的意识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高低。

  2、定向服务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创新栏目办好报。年初,围绕部门领导提出的(本工作总结来源于)对《常德电力报》版面进行重新策划创新的办报思路,积极和对口服务的党政工团各责任部门沟通,对体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板块版面进行调整,重新设置了xxxxxxxx等专栏。在下半年对版面分工进行调整后负责《柳叶湖》文学版块,接手后有意识的加强了与各单位文学、摄影爱好者联系,配合企业中心工作以及各类大型活动约稿,力争文章和图片主题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真实反映出一线员工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同时在平时还留心多看报多学习,广泛借鉴其他报纸的板式风格,争取版面灵活、美观,尽可能扩大报纸的影响面,得到职工更多的关注。

  1、配合中心工作,认线月份,作为局新闻工作人员,很荣幸的得到了跟随张书记到茂县,到我局援川电网重建一线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机会。在一线的路途和工地上,总被同事们在平凡的工作及言谈中表现出来对对企业的忠诚和热爱、对工作的认真和奉献精神所打动,在完成现场新闻稿之后完成了人物通讯稿件《立在茂县援建工地上的杆子》,此稿件先后在国家电网报、湖南电力报、常德晚报等媒体发表。此外还配合春检、营销服务反违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工作完成了一些宣传稿件。

  2、积极主动抓线索,尽力展示企业工作亮点。因为负责平时的网络来稿初审,所以有很多机会了解到很多基层单位的工作亮点。工作中我认真阅读每一条基层来稿,除认真完成编辑发稿任务外,只要是认为有新闻价值的稿件,都积极与通讯员沟通,提出相关补充采写建议或者直接去做相关补充采写,力争亮出企业的每一个工作亮点。另外就是找准位置,做好对口宣传服务。平时注意和对口的营销、农电部门保持联系,按各对口服务部门的宣传工作重点和要求,配合做好宣传服务工作。据统计今年1至今共在我局以外的其他新闻媒体发稿70余篇。

  1、电力报目前已经过了大力度的改革,得到了更多的读者,但还是拥有很多的努力空间。存在报纸版面设计有时不够抢眼,稿件来源面不够宽、稿件质量不够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纸的整体质量。需要加强学习,加强这方面的讨论交流,将报纸这方责任田办得更好更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