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 简体中文简体中文 line EnglishEnglish

行业资讯

多米体育说新闻范文10篇

  多米体育我国境内第一个用平实的语言来说新闻的,首先是陈鲁豫和她的《凤凰早班车》。在《凤凰早班车》中,陈鲁豫通过前期认真的准备,形成烂熟于胸的腹稿,结合早间新闻节目服务性、实用性的特点,以自信干练、轻松时尚的状态,采用播说结合的方式,胸有成竹地即兴表达,评说时事。在《凤凰早班车》中,新闻的播报不再是以往照本宣科地“播”,而是清新洒脱地“说”,从而实现了两个突出的转变:把新闻“播音员”变为新闻“主持人”;把新闻播报样态从“播”变为“说”。陈鲁豫及其《凤凰早班车》的“说新闻”样态具有几个鲜明的特色和效益:一是口语化的播报,主持人使用街头巷尾普通老百姓日常习惯所用的口头语点评新闻事件,在语言的表述上更具讲述感,也更有“人情味”,是真诚地在与观众进行沟通交流,这很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引起他们的共鸣;二是语言表达到位,主持人有较强的思维反应能力和即兴评述能力,表达即时、到位,并且一气呵成,还能给观众们随意、自然的感觉,语气的感彩恰到好处,分量也拿捏得很准确,贴近观众,贴近生活,而且语势连贯富于变化,语言流畅;三是评论张弛有度,主持人能够就某一个新闻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做恰当的评论,在陈述各家意见的同时也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既能感性地说出老百姓的心里话,也能带给观众理性的思考。陈鲁豫及其《凤凰早班车》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受其影响,加之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广播电视新闻的播讲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新闻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鲜活,从国家大事到市井百态,从明星事件到茶米油盐,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百姓生活,说百姓关心的事成为新闻宣传的重要任务。新闻面向人民、面向社会,新闻传播平民化也就成了现今新闻传播的一大特点。“说新闻”以平实的语调,贴近生活的表达,使沉寂了多年的新闻播出方式有了新的声音。“说新闻”作为自然的语言传播样式逐渐渗透到大众传播的领域。纵观全国各地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说新闻”这种样态之下衍生的新的分支——“方言说新闻”。不少地方电视台纷纷开办以本地方言“说新闻”的栏目,一时间成燎原之势,席卷全国。如浙江一地,杭州有《阿六头说新闻》,绍兴有《绍兴师爷说新闻》等。此类方言新闻节目,由于具有独特的受众定位(当地的中老年观众尤其是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民众),满足当地受众的心理需求,极富平民化色彩,以亲切、诙谐、犀利的风格与观众作对等的交流,力图使观众通过收看节目,得到一种情感上的归属和满足。《阿六头说新闻》、《绍兴师爷说新闻》等开播至今已有多个年头,经久不衰。

  新闻播报样态指的是: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针对不同类型的新闻稿件,采用不同的播讲方式所表现出来不同的新闻播报语言样态。播新闻和说新闻本质上都属于新闻播音,但却是新闻播音的两个不同的播报样态。“播”新闻是我国新闻类节目长期以来所沿用的一种播报方式,最具有代表性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各省市台的《新闻联播》等。这种宣读式的新闻播报样态,一直沿用了几十年,是一种较为受众认可的新闻语言传播方式。“播”这种新闻播报样态的主要特点是:创作所依据的是新闻稿件,一切建立在书面稿件的基础上,表现为语音规范、语言书卷化、语体结构严谨,既不依赖语境,也不强化“播音”的个性。这种语言传播样式有着语言规范、准确清晰、庄重大气、稳健有力等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播音员播报新闻是在读别人的稿子,见字出声,缺乏情感,尽管眼睛看着观众,但大部分的注意力还是处在提示器的内容提示上,这就使得这种播报形式缺少了吸引力和亲近感,使播音员与受众的心理距离较远,交流感不强。当代社会瞬息万变,对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播出次数增多,播出容量加大,播出形式多样,从整点新闻到滚动新闻,从录播新闻到现场直播等。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传播方式在不断地演变、革新,在这样一种形势下,讲述式、谈话式的“说”新闻应运而生。“说”与“播”的区别,主要在于一个有稿一个无稿,一个是照着稿子念,一个是用自己的理解说。“说”新闻可以没有稿件依据,但有提纲,表现为语言口语化、语体结构松散、样态不受限制,对语境的依赖性非常强。具有在人际交流中的传播优势:克服了单纯的“播”在语言样式上的呆板性,有利于发挥新闻主播的亲和力、风格个性来吸引受众,使新闻节目具有了较强的平民性、感染性和开放性。总之,新闻节目的内容形式是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新闻播音也应该随之调整。无论是“播”还是“说”都只是一种形式,其目的都在于传播信息、传递稿件的实质内容。“播”和“说”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用,完全可以互补。针对不同类型的消息、稿件,可以采用不同的播讲方式,在不同的时段、不同受众群体中收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例如,时政类、综合类的消息可以采用播报的形式,以确保其权威性、严肃性;社会新闻则可以采用“说新闻”的方式,以拉近和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新闻联播》这样庄重严肃的新闻内容可以采用播报的方式,而《晚间新闻》、《早间新闻》以及各类新闻专题则更适于采用说、播结合的“讲述”语态,以求亲切、自然、稳健、洒脱。“播”和“说”两种样态都要不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适时改进,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受众需求。

  “说新闻”是新时代为了满足受众需求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播报样态。它是在新闻规范播音的基础上更多地注入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总体风格中,充分展现新闻播音创作主体的艺术个性,通过主持人独特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美学理想和表达方式,努力把新闻原则的刚性与语言表达的弹性融为一体的新型播报样态。但是,正因为“说新闻”是一种新的播讲方式,必然会出现一些容易涉入的误区,只有成功地避免了这些误区,才能使之发挥出更大的传播效用。那么,在各地“说新闻”节目中存在哪些常见的误区呢?

  (一)不恰当地“为说而说”说新闻因为其亲和力强、形式新颖而满足了一部分受众的需求,但并不是任何新闻都具备“说”的条件。一般来说,一条文稿在内容上贴近百姓日常生活,形式上语言结构相对松散、写作口语化,才具有“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不论什么新闻、何种稿件,不做任何文字上的改动,只在播音腔调语气上做文章,硬求“说”的形式,结果导致与新闻语体不符,这就使得说新闻流于一种形式。

  (二)片面追求“生活化、口语化”广播电视中的有声语言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并完全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传播,而当前很多说新闻类节目,陷入了口语的迷途,口语的作用被夸大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有的对语言的规范化原则不屑一顾,变标准的语音发声为嗲声嗲气,甚至鹦鹉学舌,港台腔严重,这实际上脱离了新闻消息的固有特征,也不符合大众的审美原则。有的在“说”的过程中一味迎合受众,削弱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严肃性。

  (三)过度凸显自我个性例如,一些新闻节目的主播表现自我的欲望过于强烈,在节目中调侃味道越来越浓,对信息的点评越来越随意,体态语方面更是无所顾忌。这种现象的产生究其根本原因是错误地将随意性等同于个人风格。这样势必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使受众对主播所说的新闻失去信任,对媒体失去信任。

  (四)缺乏语言基本功的锤炼在目前不少以“说”为主的新闻类节目中,主播对播音基本功的掌握与运用还不尽如人意。有的“说新闻”节目主持人一味加速语速,结果超过了受众接受限度;在语言上往往有句无章,逻辑不够严密,罗嗦赘述较多,直接影响了信息的清晰度等。这些都导致部分受众对“播新闻”逐渐产生了厌倦心理。

  近几年来,随着电视的迅猛发展,新闻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新闻播音员都在尝试以“说新闻”的形式面对观众。那么,“播新闻”和“说新闻”的不同之处在哪呢?

  多年的培养教育,使播音员头脑中的宣传意识、喉舌意识很强,肩上的责任感很重,所以在节目中是忘我的,总想对听众灌输什么,时刻提醒自己要达到宣传目的,这样使得我们的播音主观性很强。这种语言传播样式使“播”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相对较远,交流感不强,不强化个性。说新闻是一种具有主观交流式的传播方式,既服从于新闻的特性;又服从于受众听觉认知规律;还服从于口语表达的规律。“说新闻”则表现出的是灵活多样、语言亲切自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所谓“说”新闻,表现为语言口语化、样态不受限制、语体结构松散、对语境依赖性强。在大众传播领域与“播”者相比,“说”者个性鲜明,与受众心理距离贴近、平等,交流感强,保持了其在人际交流领域中的传播优势。

  “播”新闻的方式是新闻最基本、最重要、最普通的播报方式,也是播音创作主体运用在各类新闻节目传播中最独特、最鲜明、最规范的语言态势。这种播报方式对创作主体提出的要求是“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朴实明朗、刚柔并济、虚实结合、色彩丰富、变化自如”。也就是说,对创作主体的语音、用气、吐字发声、语句组织提炼、基调节奏把握等各项基本功提出了极高的业务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精神物质的极大丰富,特别是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巨大变化,新闻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鲜活。说百姓事、说百姓关心的事成为现今社会的需要。说新闻这种形式以贴近生活的语言、平实的语调,极好的表现了电视“说”新闻的特性。新闻平民化也将主持人从高高的报告台上送回了鲜活的生活,这就使得说者的对象感清晰准确,更容易把握态度的分寸,便于更加准确的传播信息。也给说者提供了表现生活的语言创作的大舞台,感情就会更加贴近受众,能充分体现平等交流的亲和力,赋予更多人情味的人文关怀。

  “播”新闻的艺术创作过程,就是要把新闻文字稿件转换为准确、鲜明、富有感染力、传神、具有艺术性的有声语言。它蕴含着播音员、主持人的思想品格、文化素养、业务技能、知识储备、气质魅力等综合因素。特别是播音创作的依据是新闻稿件,它受到稿件文体的严格制约,创作主体只能在规矩中出变化、理性中出情感。这样,要将一条几十字的新闻导语或一篇洋洋万言的新闻专题“播”成声情并茂、真切感人、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一定的创作功力是很难想象的。央视《第一时间》节目里有“马斌读报”这样一个小环节,取材广泛,基本上所有内容都源于其他平面媒体,将这些社会、文化、体育、财经等等方面的新闻整合在一起,再分出个轻重缓急,先后主次,主持人自然要在新闻与新闻之间安排一些衔接的内容。而且在说的过程中,该诙谐的时候诙谐,该严肃的时候严肃,该沉思的时候沉思,没有具体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语言的起伏跌宕完全是跟着内容在走。我们自然就会觉得新闻更容易接受了,同时也接受了这种“说”的形式。“说”新闻这种方式与“播”新闻的最大区别在于创作主体只能依据新闻事件本身而非成形的新闻稿件进行播报,“报”的内容要靠即兴发挥,通过新闻播报方式的口语化处理,使受众听来轻松、亲切、自然,从而优化消息的有效传播。但这种即兴发挥,由于其创作空间既大又广,驾驭难度也就越大。所以要“说”好新闻,除了应具备“播”新闻的业务能力外,还应在其他能力方面有所拓展。“说”新闻的“说”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口语表达能力、信息组织编排能力、逻辑思辩能力、捕捉新闻热点的能力、切中新闻要点的洞察力、现场即兴评述能力等一系列素质提出了要求。另外在“说”的过程中还必须灵活有序地处置各类信息,既尊重新闻的客观规律又不失传播者应有的原则立场,同时还要注重自身感受与受众心理上的沟通,鲜明而到位地体现创作主体在节目中的驾驭、主导作用。

  新闻播音,即新闻播音员(主播)以有声语言或副语言为手段,面对镜头、话筒报道新闻信息的创造活动。之前的新闻播音,上到中央电视台下至县级广播电视台,大都采用“播”的方式。而之后,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及电视新闻节目的变革,新闻节目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鲜活,从国家大事到市井百态,从明星事件到茶米油盐,新闻面向人民、面向社会,新闻传播平民化也就成了现今新闻传播的一大特点。于是,电视荧屏上出现了各种民生新闻、评论新闻、读报新闻……如央视的《马斌读报》开启了读报类新闻节目的先河。而这些节目类型的出现也催生着一种新型播报方式的出现,即说新闻。说新闻的出现,使传统的播音方式受到了挑战。工作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闲暇之余坐在电视机前,新闻播音员那种传统的一脸严肃、字正腔圆的播音方式已很难再被受众接受,人们更加注重播音员与受众间的交流感,因此,说新闻便以它新颖、活泼、独特的风格应运而生,令人耳目一新,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典型栏目有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湖南电视台的《晚间新闻》等。

  播新闻体现了新闻播音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的语言特点,做到了字正腔圆、感而不入、语式稳健、语言流畅等特点和要求,体现了新闻播音“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共性要求。但这种播报方式也有其弊端,它没有完全发挥电视的优势,这种用书面语言把新闻念出来的四平八稳的播报方式,容易使受众产生距离感。新闻播音中的“说”,可理解为对新闻内容的评述和讲述,是一种类似聊天的交流和沟通,强调与受众的交流感,将新闻播报方式口语化,采用简练、富有个性的语言风格,大大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更有时代感、个性更鲜明、更贴近生活,因此观众喜闻乐见。另,相对于播新闻,说新闻的方式赋予了播音员对稿件更大的创作空间。但我认为这种方式也有其自身弊端,新闻节目的生命在于客观、真实可信,这种略显随意、“聊”出来的新闻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新闻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对于新闻播音员,要采用哪种播音方式,还需结合节目或稿件的内容、主题、需要渲染的气氛等方面来综合分析。只有恰当的播报方式完美的融合在不同节目或不同稿件当中,才能为其注入强劲的生命力。播新闻尤其强调语音的规范度,即字正腔圆、铿锵有力,正好适合一些时政新闻和条文法令的播报。这类新闻的稿件是纯消息,播音员只需把内容完整清楚的告诉大家,“播”出来即可,不能添加任何个人思想感情。比如对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内容的报道,播音员在播音中就要用一种激励人心、催人奋进的状态来传达消息,而非娓娓道来、拉家常式的“说新闻”方式。对于民生类新闻节目,以反映老百姓切身利益、关乎百姓疾苦的新闻报道为主,则可以选择“说”的方式。播音员对稿件相对来说有主动权,可以在播音中表露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以达到和受众的交流感,播音学中反复强调的对象感在此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最典型的例子应该是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用一种近乎聊天的语气,以老百姓的角度对新闻加以评论、分析,把新闻真正说到了老百姓的心里。还有一种新闻节目,信息量丰富,上到国家大事,下到老百姓的生活琐事都有涉及,无法单纯的把它归纳为时政新闻或民生新闻,这就要求播音员要灵活对待、妥善处理,针对同一节目中的不同新闻事件或新闻稿件选择适合的播报方式。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周刊》,主持人白岩松虽看上去很严肃,但稿件的处理还是很灵活的,新闻的播报和评论发人深思,时而调侃时而尖锐,拿捏的很是到位。

  需要指出的是,娱乐新闻和八卦新闻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娱乐新闻应该是新闻的一种类型,只是它的报道范围限定在文艺领域。但是今天所谓的娱乐新闻已经很难用新闻来定义。相当多的娱乐新闻没有提供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基本情况。如果把新闻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从市场的角度看,受众(消费者)需要的就是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商品),那么娱乐新闻无疑具有相当大的市场。当关系到娱乐新闻的获取途径、处理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时,就容易出现新闻八卦化、新闻娱乐化的趋势。

  娱乐新闻容易“八卦”出的问题自从有了网络,八卦新闻便获得了更丰沃的土壤。中国社科院曾经就做过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网民在阅读网络新闻的类型选择上,上网最多阅读的是娱乐新闻,其次才是国内时事、社会生活和国际时事等等,各大门户网站均设有独立的娱乐新闻板块。绝大多数的“八卦”都是以标题党的形式先吸引人们的兴趣。比如:《周润发称巩俐老婆》这一标题就出现在腾讯网上,打开链接一看,原来是《巩俐拍照周润发帮打灯被称作“老婆”分工宣传》。记者就把巩俐和周润发戏中的角色故意延伸至剧外,给受众错误的引导。另外,标题中也喜欢出现刺激性的词语,比如“:贴身热舞”、“走光”、“”、“荧屏第一次”等等。还有,很多“八卦”喜欢断章取义、无限放大。如网易上的一则标题为《吴宇森称内地电影缺乏个性》的新闻。其实,在采访中,吴宇森导演只是认为现在内地电影缺乏一些有个性的导演和作品,跟风现象太明显而已,并不是完全否认内地电影。娱乐新闻报道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不符合新闻报道的一般形式。相当多的娱乐新闻对事件的时间、来源都没有明确的说明。取而代之的却是“近日”、“最近”、“日前”等表示时间的词语以及“某网友爆料”、“据有关知情人透漏”等来源不明的语句。但是娱乐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形式,时效性是必需的。至于消息来源的问题,如果涉及到明星、名人的合法权益,这个来源就显得极为重要,“某某人将会保留上诉的权利”

  这种话经常可见于报上。轰动一时的“Sa基恋”的离婚事件暴露了艺人隐婚之举是常事。阿Sa就表示心中已有数是谁踢爆的。这就印证了之前网络上的“据知情人透露”这一说法。另外,无论是传统的纸质媒体还是网络新闻,图片是让新闻绘声绘色的聪明之举。受众总爱相信“眼见为实”。但是却忽略了照片的选取角度和后期处理的功用。很多模糊不清的照片被刊登出来,还会在不清楚的图片上标出一张清晰的当事艺人的照片多米体育。

  当年哄哄闹闹的“艳照门”事件,更是“八卦”之顶峰。明星隐私的暴露究竟说明了明星的私生活问题还是受众奇怪的窥私欲?我们关心的焦点应该是明星的工作而不是他们的私生活。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应得到应有的保护,但是范围却比常人要小得多。当公众人物受到伤害时,很多媒体总是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来对待。他们关心的不是他人的名誉,而是自家报纸的发行量,节目的收视率、点击率。比如:早些年,台湾艺人白冰冰的女儿白晓燕遭歹徒绑架,在当事人已报警的情况下,媒体依旧对这一新闻紧追不舍,最终激怒匪徒,将白晓燕撕票。为了一己之私,伤害了一条无辜的生命,这是不是媒体该反思的呢?

  其实,媒体的“八卦”并非完全是坏事。去年年底的“泼墨门”、紧接其后的“诈捐门”等事件对艺人章子怡来说,可不是一件小事。“诈捐门”更是娱乐圈的一颗重磅炸弹。不仅让人看到明星自身的问题,也能通过个人问题反映出整个娱乐圈的现状。又如鄢颇“被砍门”事件,无疑是当前最火爆的娱乐新闻。“八卦新闻”可能更喜欢挖掘其中的“三人情事”,而“娱乐新闻”则会更看重这件事情所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黑社会染指娱乐圈,并且做出危害公众人物的事情,这导致了何等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每一个记者都应当摆正个人与集体的位置,妥善处理好公与私的矛盾,决不允许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利去谋取私利。

  娱乐新闻的未来之路现在,新闻娱乐化和娱乐新闻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新闻娱乐化是一把“双刃剑”,一面是大大增强了媒介功能,产生了“新的新闻叙述方式”,扩大了受众面;另一方面则是媒介商业化导致了“传播者对获利性比对文化质量更加重视”,由此容易使新闻产品庸俗化,导致媒体公信力削弱。娱乐新闻化也可以看做是软新闻的“硬化”报道。而软新闻的“硬化”报道,有利于提高信息的新闻价值,有利于提高读者的品位,有利于提高媒介的公信力。于是如何把握好新闻和娱乐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是个关键,这不仅是对记者素质修养的要求,更是对这个行业的期待,当然缺不了受众的监督。

  2001年7月12日,是我走进×××的第一天,做文学频道编辑。那一年我21岁,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是整个编辑部年龄最小的编辑。之所以来×××,是因为我真的觉得这个工作太适合我了,那时候曾经开玩笑说,我所热爱的三样东西在我的工作称谓里就都有了,那就是“网络、文学、编辑”。当然,后来我慢慢懂得,×××能给予我的实在不止这三样而已。

  2001年的年底公司指派我开始策划网上论坛,于是这也成为了我工作的转折点。一个月的策划,一个月的准备,一个月的披星戴月,一个月的同甘共苦,我、×××,还有已经离开的×××、×××,还有×工,还有×××,甚至王总都是经常晚上陪我们吃方便面,每次回忆起那段时光,我都会很激动!因为论坛,就像我们亲手哺育的孩子,他出生的那一刻,总是难以忘怀。后来论坛开始慢慢步入正轨,试运行四个月之后我们又进行了改版和栏目调整,5月与广播电台新闻台合作“关注贫困大学生”活动;7月组织一系列征文活动;8月开始为可可西里捐书,到10月底为止的三个月中,募集了四千多本;9月党的十六大召开,我们第一次经历重大政治活动的考验,促成一系列加强管理的做法和制度诞生。在这期间,我还被公司派往北京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网站BBS管理培训班,提高了理论水平和认识高度。去年3月,我又被公司派往北京,借调中央宣传部工作了9个月,这9个月的时间,让我站到了过去不曾站到过的高度,让我可以跳出自己曾经狭窄的纵向视角,第一次有机会可以以局外人的身份,带着局内人的心态,去观察各网站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去了解我们的优势和不足,并借以思考应该怎样去做,因此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飞越。在我被借调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工作,还创立了《××××××》,并一直坚持到了今天,这是他们的成绩。所以我想,我今天坐在这里,不光要夸我自己,也要夸我的战友们,因为他们所取得的成果我没帮上什么忙,然而我自己的那些微薄成绩,却始终离不开他们的帮助。

  阅评部的成立,对于论坛来说,又是一次飞越,扩大了我们的工作范畴,同时肩上的担子也重了。“阅”是监控,是观察;“评”是评论,是升华。监控是一面盾,然而一味追求安全就没有了发展,可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那么如何处理好迎合与引导的矛盾就是关键;评论是一把剑,不过是一把双刃剑,没有锋刃不好看,然而怎样处理好既不伤己又要伤敌的矛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度的把握,我知道自己的能力还不够,但我相信我和我的同事们是最了解它的人,在整个网络评论界都正在摸索前进的时候,我们不一定比他们笨。我想这就是我竞聘阅评部主任这个岗位的优势和不足——对于评论,我经验还不够,但我了解它,这是信心的来源。今天我已经学会了钻木,我自信明天可以学会用火。

  这么长时间的论坛管理工作,我们脑子里始终有一根弦,那就是保证论坛宣传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王总说过,没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没有新闻宣传安全,其他一切都是白搭。“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只有在保证自己不出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主动出击。没有了盾,刀剑再锋利也是拼死的打法,不能长远。要做到严格管理,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阅评部要借这次“三项学习教育”的东风,把学习理论知识、学习时事政治作为今后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论坛管理和新闻报道一样,都需要深厚的理论积淀为后盾,我们是论坛管理的“正规军”,不能用“游击队”式的方法去管理。经验很重要,但“经验主义”不能成为工作的主导。我们现在部里的几位成员,除了新来的×××同志,其他几位都管理论坛超过一年以上的时间,我相信在这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其他新闻网站相比也不逊色,但监控工作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干得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松懈的思想,越容易依赖经验来判断是非。这不行,不断加强学习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把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时刻保持敏锐性和警惕性,不能松懈。

  阅评部的前身——论坛管理组在两年多的论坛管理工作中,其实已经建立起了一些工作流程和制度,但因为大多数都是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所以都处于一种“不成文”的状态——大家都知道,也都这么做,但没有明文规定。下一步我们要建立健全一套明确的、科学的、符合我们自身特点的工作流程,消除那些潜伏在节假日值班、工作交接,以及日常工作中的某些特殊情况中的漏洞和隐患。

  今后每月月初我们都将对今后一个月内需要敏感留意的日子,如重大政治活动、各种纪念日、节日、历史事件发生日等等,做出预测分析。由此可以提早制订应对措施,不致事到临头才措手不及。

  严格管理不是目的,管理的目的是更好地发展。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在给公司的2004年规划里面说,论坛的发贴量在2004年要达到每天一万以上,结果很快就达到了,现在论坛每天晚上关闭,日发贴量还常常能超过一万。通过这个我也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单纯的发贴量的提高,只能说明我们的论坛更热闹了,来的人更多了,但是相对于我们作为新闻网站的论坛来讲,意义并不太大。所以今后论坛的发展目标是提高整体水平,尤其是时政方面的讨论,要提高品味和层次。这个我现在还不能提出量化的指标,但是我的方向是利用评论员文章,提高时政版原创量,从而提升讨论水平,进而吸引更多高水平的网友加入,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我们还要争取组织更多更有意义的活动,让网民真正动起来,活动分网上网下,以网上为主,网下为辅。例如之前我们和新闻频道合作的网上义卖,还有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幸运12点”活动等,结合类似论坛两周年庆典这样的网下活动,这些活动除提高论坛知名度以外,还能为北方网赢得更多社会效益。

  也许有些同事还不了解,其实我们从去年四月就已经开始每天编写《××××××》,报送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厅信息处及集团领导,到现在已经超过三百多期。一直以来,我们的“×××”都主要以反映网友对天津基础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主。而今后,“×××”将逐步增加对外地媒体、境外网站等宣传渠道,涉及天津的报道情况的跟踪分析,紧急信息及时报,重要信息详细报,体现出阅评部“阅”的职能。

  组建自己的评论员队伍,组织评论文章,批驳网上不良思潮,是阅评部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现在已经逐步开展的,是我们在网友中物色评论员的工作。我们构想中的评论员的来源,还包括政府机关、社会科学界、各高校以及兄弟媒体的资源共享。后面一个阶段,我们将加快这方面的工作进度,主要包括:一方面要尽快确定评论员人选,开始对他们进行考核。我们在论坛里圈定的首批评论员人选限制在5人以内,不求多,宁缺勿滥,确定人选之后与他们进行细致的沟通,这个工作在五月底前结束。然后开始两个月的考核期,考察期结束后,认为合格,即发给证书,正式确立兼职关系。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与各政府机关、社会科学界、高校以及其他媒体联系,多管齐下。另一方面还要建立相关的评论员工作制度,施行正规化管理。我们会联系实际,建立包括评论员招聘制度、管理制度能在内的相关规定,对评论员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法可依。评论员文章要有组织、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展,评论员可以根据我们建议的题目撰写,也可以自己选择题目。对于稿件量的要求,开始时可以规定每人每周一到两篇,等评论工作走上正轨后再逐步提高。

  很早以前我们就有整合×××互动栏目的想法,我们始终认为建立“大社区”概念是必由之路。现在我们的交互式栏目,除大学生论坛以外,还有交友、相册、新闻评论等等,今后我们还会拥有嘉宾聊天室等更直接的互动窗口,而目前各自独立存在的模式,造成了资源的分散,也不利于整体的发展。比如有的网友知道论坛,但是不知道交友频道;知道相册,不知道还有新闻评论。而如果能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就像把分散各地的电脑商店聚合成中关村,整体前进势能要大于个体的发展。其实“大社区”的概念在我头脑里存在了这么多年,也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比如说,我注意到时尚频道的一种做法很好,就是利用现有的新闻评论资源,结合投票,组织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把新闻评论变成小的论坛。我想这样的形式可以成为社区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体现和延伸新闻价值的重要方式。以更便捷的参与形式、更具时效性的讨论话题,吸引网民对热点新闻进行讨论,这将成为从传统新闻评论方式衍生出的一种更活泼、更生动的形式。

  究竟什么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对它的认识直接关乎新闻评论的发展,但是,学界对此问题仍然停留在80年代中期的认识水平上,未能根据新闻评论实践的要求进行更为科学的概括,以致形成了对新闻评论实践的阻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新闻评论的特点进行重新审视。

  笔者所能查到的最早的概括,出现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范荣康先生登载于《新闻战线期的《新闻评论的一般特征》一文中。在此文中,范先生这样界定:“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者最近报道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和问题,所发表的政治性的,面向广大读者群众的评论。”后来,在其专著《新闻评论学》中,范先生进一步明确界定:“新闻评论是一种具有新闻性、政治性和群众性等显著特征的评论文章。”“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离开了新闻性、政治性和群众性,都不成其为新闻评论。”

  在丁法章先生主编的教材中,曾提到“指导性”,不过没有专门列出来作为新闻评论的特点:新闻评论“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实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所有新闻传播工具的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后来,吴庚辰先生在其2001年出版的《新闻评论学通论》一书中,在原有的“三性”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指导性”,成为“四性”。

  随着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崛起,新闻评论研究的重点转向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于是,对新闻评论特性的认识不再为人们所关注,所以,后来出版的一些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著作中,大都沿用“三性”来概括新闻评论的特性。

  “三性”是80年代人们对于当时的新闻评论实践的总结,应该说,这一概括,对于新闻评论学科的建设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大陆的新闻评论学正是在80年代中期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但是,80年代至今,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新闻实践迅速发展,新闻改革不断深入,人们的新闻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看起来,“三性”的局限性已经充分暴露出来。

  从上举定义来看,论者们所讲的新闻性实际上就是指新闻评论的对象是新闻事实。不过,因为它的对象是新闻事实,就说它具有新闻性,这是不恰当的。我们从来没听人讲过体育评论具有体育性,经济评论具有经济性,文学评论具有文学性。

  我们说新闻性时,一般指的是新闻本身的特性。新闻性起码包括了真实性、新鲜性、客观性、时效性等特性。在新闻评论中,我们当然要求新闻评论的对象——新闻事实要真实。但是,这里要明确的责任是,事实的真实与否是新闻报道的问题,而不是新闻评论的问题。我们也要求新闻要具有新鲜性,要求事件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或者虽不是新近发生,但别人从未报道过。但新鲜性仍然是新闻报道者的问题。例如,一个记者报道了一则真实性不足、新鲜性不够的事件,而评论者迅速给这则报道加了个评论,此时我们只能说问题出在记者身上,不能说出在评论者身上。

  不管报道是真是假,它都与评论者无涉。评论者只对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过程负责,不对新闻的真实性负责。核实新闻的真实性,是记者的任务,抓取新鲜的事件也是记者的任务。评论者没有时间、没有责任、也没有办法去对新闻再进一步核实。他将视报道出来的新闻为已经证明是真实的新闻。当然,如果一则新闻并未见诸报道,是评论者将它加以陈述,然后做出评论,此时,核实新闻真实性的责任当然在评论者。但是,这是评论者作为一个记者的责任,或者说,是他所兼的记者的身份的要求,而不是作为评论者身份的要求。我们在谈论评论者时,当然不能把这一责任交给他。

  如果硬要说新闻评论具有真实性,那么,这种真实性只是评论者意见的真实性,即评论者说的是自己内心所想的,而不是心中一套,文章中一套,说些违心话。但这样的真实性其实说的是真诚性,与新闻的真实性根本不相干。

  至于说客观性,若要加到新闻评论头上,那就更荒唐了。新闻评论发表的就是主观的意见,如果要客观化,就没有新闻评论了。

  只有时效性是报道者要注意,评论者也要注意的问题。但是,这里所说的时效性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是不同的。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指的是记者要把新闻及时地加以报道,而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指的却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的时差要校二者的时差越小,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越强。如果记者报道得很真实,很新鲜及时,但评论却很长一段时间才搞出来,那么问题就在评论者身上。一篇新闻评论,如果不注重时效性,发表出来已成为对旧闻的评论,就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失去了新闻评论的意义。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差已经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在电视新闻评论中,往往是一边报道,一边评论,许多时候,评论的“及时性”变成了“即时性”,同步评论在新闻评论中所占有的百分比越来越大。

  即便是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差问题,也不仅仅是评论者的问题,时差的大小与媒介的特性、与编辑的过程都紧相关联。比如,互联网上的新闻评论时效性就要强得多,因为互联网具有即时互动性。再如,一篇新闻评论投到报社后,可能因为编辑的疏忽、送审过程的漫长等原因而使其时效性弱化。

  总之,新闻评论讲求时效性,而这里的时效性又不是新闻性中的时效性。所以,说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是不能成立的。

  至于政治性,它无疑是构成新闻评论的重要因素之一。原因很简单,新闻评论作为意识形态中的特殊部分,它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代表着一定阶级、阶层或民族、集团的利益。新闻评论工作者时时刻刻要讲政治,要注意自己的新闻评论对社会可能产生的正负面影响,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注意维护人民的利益,正确地去引导大众的舆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闻评论就是政治性评论,仅仅是就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或当前具体的政治活动作出评论;而是只要是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都可以做出评论。新闻评论也不一定是从政治角度所做的评论,不管从什么角度,只要它是对新闻事实的评判,它就构成新闻评论。党报和市级以上电台、电视台作为,作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要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解释政府的法律法令,积极反映群众的政治要求,政治性要更强一些。但即使是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舆论工具,也会发表一些政治性较弱,甚至看不出有政治性的新闻评论。比如第三届全国优秀广播评论《致富路上说养猪》:

  农民朋友!今年上半年,咱县生猪存栏数比头年下降不少。原因是一些农民觉得眼下来钱的道有的是,养猪是零钱凑整钱,没帐算。说起来,这话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大凡出手一头猪,总得个一年半载的功夫,少说也得用四、五百斤苞米,确实是零钱凑整钱。可话又说回来,零钱也是不能小看的,零钱能堆金山。这个理儿过去咱都经着过,不少人不就是靠养猪的零钱凑成的整钱娶了媳妇,渡过难关了吗?今天,咱们走上了致富路,也有养猪的一份功劳。

  像这样的优秀评论,政治性在哪里?当然,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推论说农民听了评论后多养猪,市场猪肉供应就不会紧张,便于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同志说,搞好经济建设,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不过,这已超出了狭义的政治性评论的含义。现今出现的一些专业性媒体、商业娱乐性媒体中,更是大量地出现了非政治性评论。当然,商业娱乐性媒体、专业性媒体中的新闻评论工作者也要讲政治,也要注意政策界限,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党纪国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规范内发言。他们也要积极地为推进社会进步、国家安定作出贡献,但要每篇新闻评论都带上明显的政治性却有点苛求。事实上,有一部分新闻评论属于政论,还有一部分则不属于政论。同样,有的政论属于新闻评论,有的政论则不属于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和政论属于有交叉的两个概念,在定义中强调政治性特点很容易让人把新闻评论与政论混同。

  事实上,现代的新闻评论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如财经走势、证券风潮、影视动态、体坛风云、家教天地、追星族、婚外恋、保健经等等,有什么样的新闻焦点,就有与之相随的新闻评论,几乎无所不评,无所不论。

  之所以有人会把“政论文体”作为新闻评论的属概念,这既与我国的新闻评论文体沿革有关系,也与社会形势不可分离。就文体沿革说,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政论传统,先秦诸子的著作中,有不少政论名篇,后来历朝历代,人们都把文章作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诸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过秦论》、柳宗元的《封建论》、苏洵的《六国论》等,都成为后人文章的规范。在中国报刊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19世纪末时,宣传变法维新又成为报纸的一个重要任务,以至于在那个时展起来的报刊政论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政论传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度又在强调阶级斗争,新闻评论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们很少想到新闻评论与政论的区别。

  群众性是新闻评论的大众传播特性决定的。新闻评论之所以要把它作为一个特点提出,不仅仅是因为相对于新闻来说,评论是讲道理、发议论,如果不注意群众性,就会使人们看不懂,不愿看,不愿参与;它还包括了新闻评论的内容与群众的相关性、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的介入性等方面。

  把“指导性”作为新闻评论的一个特点也不适合今天的情况。它带有时代印记,是在传统的新闻评论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过去,人们看社论,要把它当作党中央精神的传达,用以指导工作。那时的新闻评论都是指导性,但如今的新闻评论已经逐渐跳出了传统的樊篱,人们已经基本上达成一种共识,即新闻评论最终要靠从思想上说服读者而发挥作用,评论是说服人的艺术。即使是最重要的新闻评论,包括党的机关报代表同级党委发言的社论,也是新闻评论,不能同党和政府的决议、文件等同起来。如今,还出现了许多个人专栏评论、群众评论,这些都难以说是指导性评论,更多是属于引导性评论。它们并不以权威身份发言,而是靠其评论的见地而建立起权威。“指导性”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对接受者指手划脚的人,一个高踞于群众之上发号施令的人。如今,观念大解放多米体育,面对同一个新闻事实,人们会发表各自的观点,群众是在对这些观点的权衡中实现自己的认同的,或者说,真理是在观点的碰撞中显示自身的力量的。

  新闻评论是对于新闻事实的评论,失去新闻事实,新闻评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不以新闻事实为依托的评论就变成了非新闻评论。有的学者认为,新闻评论不一定是对新闻事实的评论,它还可能是对重大问题发言(如前举丁法章先生的定义),这种观点其实是把新闻评论的对象与新闻评论的选题弄混了。对新闻事实的评论不能就事论事,而要从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问题”是从新闻事实中发现的选题。有些评论确实是针对着重大问题,但它没有新闻事实作依托,不能算作新闻评论。比如梁启超先生多米体育,他的文章大都是针对一些重大的问题,有的甚至是针对一个国家兴亡存废的大问题而发,并且多是发表在报刊这种大众传媒上的,但他的着眼点不在新闻事实,而是要利用报刊去呼吁维新变法。所以,严格说来,他的大多数文章是政论,却不是新闻评论。比如《中国积弱溯源论》,《论进步》,看题目就不是新闻评论,因为前者的主旨是谈中国是怎么逐渐走向贫弱的,后者则是谈社会发展的。梁启超先生在中国报刊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但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文章都是典范的新闻评论,而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思想精英,是“时务文体”(报章文体)的开创者。面对的是不是新闻事实,这是新闻评论不同于其他评论的鲜明特点。

  当然,新闻评论以新闻事实为依托,并不是说在新闻评论中一定要出现新闻事实。正如我们平时说话时经常省略掉一些彼此都知晓的前提一样,新闻事实在评论中经常被省略。例如《光明日报》2002年3月20日署名黎广铭的评论《“**”杀人害命天理不容》:

  今年2月3日晚发生的辽宁朝阳“**”痴迷者董立杀妻害女惨剧再次表明,“**”所标榜的所谓“真、善、忍”是彻头彻尾的骗人的幌子,它对生命的虐杀,对家庭的危害,对社会的犯罪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血淋淋的事实一再警示世人:不除,民无宁日;杀人害命,天理不容。

  因为人们已经从媒体中了解了那个**痴迷者用镐头杀妻害女的新闻事实,所以,这则评论就没有交代事件过程,而是一开头就直接说那个事件再次表明了什么。显然,评论依托的是那个事件,是对那个事件的评论,尽管这里省略了对新闻事实的叙述,但谁也不会不清楚的。

  由于新闻评论是针对新闻事实的评论,所以,它就带上了时效性特点,因为若不对新闻及时加以评论,时过境迁,就变成了旧闻评论。旧报馆有句话,叫做“看完大样写社论”。每天的新闻排好版之后,留下一块版面空在那儿,主笔的人看看新闻大样,觉得哪一条新闻的价值更大,更值得议论,便大笔一挥,写上几百字、千把字的社论。老一辈的革命家和政论家都十分重视评论的时效,他们所写的许多新闻评论都是在紧迫的情况下赶出来的,及时配合了形势,发挥了新闻评论的战斗性。现在,我们的许多媒体常常是发了一篇新闻之后,在后面直接配上一篇评论。就是某一媒体对于别的媒体所发的新闻的评论也是快速跟进。比如,中新社2002年2月27日发表了一则题为《教育腐败甚于司法腐败,沈阳人最不满教育行风》的报道:由沈阳市民参与投票的全市行风评议活动爆出大冷门,教育系统在被评议的30个重点部门中,群众满意度排名倒数第一。第二天,《工人日报》就发表社评《教育行风“最差”令人难过》。

  随着新闻媒体的进步,交通、通讯器材的不断改进,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越来越强,即时性新闻评论得到了大发展。在广播电视中,已经有一些主持人能够做到现场采访、现场评论,启发听众(观众)对新闻事实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迹象进行深入思考。这种即时性的深度报道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新闻评论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是评论者对新闻事实发表的看法、观点,它必须亮明评论者的立尝态度,旗帜鲜明地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评论者不是单纯的新闻记录者,不能满足于对新闻事实的准确记录,不能浮在事件的表层,而要透过新闻现象,洞察现象背后本质的东西。

  例如2001年8月24日《中国青年报》所刊署名宋庆光的评论《为啥一升官就长学问》。文章在叙述了新闻事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

  中国目前还存在着较严重的官本位现象,这就是“一升官就长学问”的根源所在。官就像从前黄金那样的硬通货,几乎在流通领域里畅行无阻。黄金可以兑换成各种有价证券,官也有类似的属性。只要有了官,不但可以兑换成像银子、房子、车子等实惠,也可以兑换成专家、教授等名誉和头衔。而且官比从前的黄金还要“硬”得多,因为这种兑换根本不需要动用本金。官具有如此神通,必然导致一些人的“权力至上”和“权力崇拜”心理,乃至头脑发胀,忘乎所以,既不能正确地认识他人,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人们说:“新闻评论是传媒的灵魂。”确实,有没有评论者的观点,是区分消息和新闻评论的一个关键。消息一般是忌讳者站出来说三道四的,而新闻评论恰恰就是要对新闻事实说三道四。

  许多新闻评论,很难用政治性加以全面概括,但思想性却是明摆着的。政治性较强的新闻评论,具有政治思想性(政治不仅仅有思想层面,还有行动层面——人们常说政治行为、政治生活,而不说思想行为、思想生活——而新闻评论中的政治是属于思想层面的,所以,说“政治思想”比说“政治”要更准确一些),经济性较强的新闻评论具有经济思想性,这些都可用思想性来涵括。正是因为有了思想性的存在,新闻事实与新闻评论才得以分开,新闻评论才可以说是“灵魂”,才真正具有了“深度”。

  历史的转变在产生着新思想的同时,也在产生着新的评论多米体育。从新闻评论发展的历史来看,思想解放是新闻评论解放的前提。越是变革剧烈的年代,越需要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当今,人们的金钱观、时间观、风险观、效益观、开放观等都处在剧变中,所以新闻评论的用武之地也越来越大。无疑,思想性是新闻评论的一大特点。

  新闻评论不但要亮出评论者对于新闻事实的看法,而且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道理去支撑自己的看法,从而说服别人,影响舆论。若少了讲道理的环节,仅仅是亮出观点,做出判断,就无法保证评论的有效性,无法真正切实地去影响舆论对于某一新闻事实的看法,无法使接受者对新闻评论者的观点心悦诚服。新闻评论必须靠讲道理使人折服。比如2001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求实篇”专栏署名金陵客的评论《论“差师”》。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先用一系列新闻说明,我们的老师中确实有一些差师:“隔离专家”,“用刀专家”,“打骂专家”。作者进而论证:“从教学过程来说,学生之所以沦为‘差生’,责任基本上应该归之于‘差师’”。他分析了学生沦为差生的3个原因,而每一个原因都与“差师”有关。由此,作者得出结论:要正视“差师”现象。在这里,作者不是不负责任地随便做判断,而是认真讲道理,以理服人。文章发表后,人们纷纷加入对“差师”问题的讨论。作者又发表了《再论“差师”》、《三论“差师”》,从多个角度对“差师”现象加以剖析,使讨论进一步走向深入。

  仅仅确立了观点,只能算“评”,只有讲了道理,才能叫“论”,有“评”有“论”,“评”“论”结合,才能叫评论。

  有的著者认为新闻评论应具有“严格的科学性”。这话没错,评论没有科学性,不讲逻辑,所论之理就会走向片面化,甚至会歪曲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意义。但是,这是对于新闻评论的要求,而不是新闻评论的特点。特点者,存在的根据,与他物的不同点,即没有了它就构不成新闻评论的那些东西。新闻评论若不阐述道理,就不成其为新闻评论。但是,有的道理可能讲对了,有的可能讲错了;有的可能讲得较科学、全面,有的可能讲得不科学,讲得较片面。我们不能因为哪篇新闻评论道理讲错了,或讲得不全面、不辩证,就否定它是新闻评论。如果一则新闻评论已经把真理完全占有了,也就没有别人参与讨论的余地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由于其所站立场不同、理论背景殊异、知识水平有限,他的观点总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共时性地看,真理有诸多侧面,历时性地看,真理又在不断发展,以有限的生命去解读无限的真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评论是“具有严格科学性”的评论。如果这样来审查新闻评论作品,那就没有了新闻评论。这样的说法只能把大众拒绝在新闻评论大门之外,而由少数所谓“具有严格科学性”的评论家们去垄断新闻评论话语了。事实上,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前人的新闻评论,发现谬误实在太多。比如《人民日报》曾有一篇题为《不要当官,要干革命》的评论,曾经被一些学者当作优秀新闻评论看,这篇评论从题目上看就是不科学的。“当官”和“干革命”本来就不是相互矛盾的概念,要照论者的观点推论下去,岂不成了当官的都是不革命甚或是反革命的了?事实上,、、等都曾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领导者,他们也被尊称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当官”和“干革命”对立起来,这样的评论,别说“严格”的科学性,就连不严格的科学性也谈不上。当然,我们不是要苛求他们,恰恰相反,我们承认他们在写作当时所做出的求科学的努力。但他们的错误又说明,我们不能苛求新闻评论具有“严格的科学性”。所以,应该说,新闻评论的特点之一是“论理性”,而不是“科学性”。“论理性”使新闻评论既区别于单纯的新闻,又区别于党和国家的政令,区别于文件的转发与传达。新闻评论都要以评论者对社会人生中诸多新闻事实的判断和认识去发言,去影响舆论,引导舆论。

  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新闻评论虽讲求论理性,但它与学术论文有很大的区别。它是就新闻现象提出看法,说明道理。比如记者采访被殴现象,评论者可能会认为它与专门的新闻法的缺失有关,认为由于无法可依,就使殴打记者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因而呼唤尽快制定专门的新闻法。但是,新闻法如何制定,中间要考虑哪些因素,具体的新闻法条文应包含哪些内容,就不是评论所要阐述,而是专门的法律工作者去思考的问题了。当然,某则法律条文也可能成为人们所关注的新闻事实。比如新《婚姻法》中对“”、“第三者”的制裁条文就曾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此时,对那个条文提出看法,说明道理,就成了新闻评论。

  (1)新闻评论是借助了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逐渐形成,才有了新闻,继而在新闻发展的前提下,在大众对各种新闻事实议论纷纷、自发评论的基础上,才产生了新闻评论。没有大众传播,就没有新闻评论。

  (2)新闻评论是对同大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加以评论,是大众舆论的反映。它通过对大众中的各种舆论进行筛选,将分散的、零乱的、互相矛盾的,甚至片面的、不正确的社会舆论集中起来,加以概括、分析,变成比较正确、系统的意见,从而反映大众舆论。

  (3)新闻评论的目的是影响和引导社会大众全体的看法,或者说它的目的是作用于舆论(所谓舆论,就是群众的言论)。新闻评论不是给少数人看,让少数人听的,它要对大众舆论产生影响,制约大众舆论,引导大众舆论朝着评论者所期望的方向进行。公务员之家

  (4)大众性还有一义,即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新闻评论有别于专业性评论,是对大众共同话题的评说。有了大众的参与,形成双向对话交流,新闻评论就真正有了生命,成为有源之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媒体由以记者编辑为主要传播者向由大众为主要传播者转变,媒体越来越社会化和大众化,比如每个人都可以发现新闻,在事件现场有手机拍摄新闻事件,然后上传到网上或者递交给电视台,简而言之,网络媒体把关人的缺失或者把关不到位,传统媒体把关人把关的松动,这使媒体可以在更为宽松的环境里报道社会。为了收视率,媒体在报道社会危机事件时,出现过多地“趣味性”编排社会事件,刻意地以故事化报道新闻事件,或许事件并没那么严重,经过媒体的添油加醋的宣传而被扩大化。媒体为了收视率,过多地报道社会的阴暗面,便出现了媒体给大众营造出来的风险社会。20世纪80年代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①,就说明了风险社会与大众媒体的这种社会关联。媒体的本质和职责是报道事实真相,进行真实报道,对那些负面新闻事件必须真实地报道,再加上现在流行的新闻故事化、娱乐化的潮流,很容易地就出现了媒体制造的风险社会。但媒体有着引导和担负社会精神建设的责任,需要弘扬正面积极的新闻消息。电视新闻在这种“二难抉择”情况下,必须思考电视新闻传播现状与探索问题解决途径。

  电视新闻的表达方式可以理解为传播者对受众的说话态度和说话方式。石长顺在《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中说,“电视新闻表达方式主要是指电视主持人播报新闻时采用的语态、方式。”②首先,语态是指说话的态度、口吻以及叙述的方式,“综观中国电视语态的发展变化,根据传播者对受众说话的态度与叙述的方式不同,笔者大致把电视语态归纳为四种,即新华语态、平民语态、悬疑语态、叫卖语态。”③其次,说话叙述的方式是指播、讲、说、评、唱等形式。近些年,电视新闻在表达方式上有着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播新闻是电视新闻最为传统的、最常见的新闻表达方式。《新闻联播》、《新闻30分》以及各省新闻联播、市县联播新闻都采用播新闻的方式。播新闻的表达方式是采用官对民或者说上对下的态度和口吻多米体育,因此,以严肃庄重的氛围作为背景,这种新闻表达特点是一个主持人或者两个主持人在演播室里播报新闻,穿着正装,一脸严肃,不苟言笑。现在的电视新闻节目已经创新策划出很多表达方式,较之传统的播新闻,这些新出现的电视新闻表达方式在电视媒体与电视受众之间传达了更为人文化的氛围,因而,深受观众喜爱,传播效果也很好。如讲新闻的《朝闻天下》,主持人站着,一个大屏幕就像一块黑板,给观众讲各大报纸上的新闻,这种新闻表达方式有别于播报新闻,主持人有了手势语、体态语,气氛更为轻松了,摆脱了播报方式的单板。同时,主持人也成为潜在的观众,和荧屏前的观众一起看新闻。从内容设置上看,不是一个或两个主持人正襟危坐地念提示词,而是电视里面另有一块屏幕,主持人退到一旁,观众的关注点发生了转移。主持人和荧屏前的观众共同关注屏幕上新闻。无疑,讲新闻节目拉近了节目和观众的距离。再如评新闻:《焦点访谈》评述新闻,以理性见长,分析新闻背后的新闻,深度调查,评析对错。其公信力和社会正义感很能吸引观众。再如,谈新闻,谈话类新闻节目,《新闻会客厅》《面对面》等,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发表议论。邀请一些专家名流、当事人作为嘉宾与主持人坐在一起座谈。总而言之,这些新的电视新闻表达方式在传播者对受众的说话态度和说话方式上都尽力体出现一种平等友善的人文关怀来,这是电视新闻在目前和未来应该重视的方面。另外,现在媒体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观众有很强的参与意识,表达意识,而传统的“你传我受”的单向传播方式已经很大地制约受众的这种需求,受众的强烈参与意识,逼迫电视人思考新闻的表达方式。开通多种媒体平台,如手机短信、电话采访、博客、微博交流。主持人和观众交流互动,也是电视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立足人文精神策划的重要走向。

  在风险事件频发和社会娱乐化的当下,电视新闻在其表达方式策划走向上应该注重新闻人文精神的构建,以人为本,传达人文关怀,建设社会群体的精神家园。下面试图从电视新闻表达方式角度,对新闻的人文精神的构建与弘扬提出一些建设性的策略。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播报应该以客观、严肃的方式播报新闻,新闻主持人把握好自己的情绪,是新闻从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但是在温州动车事故的新闻报道中和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中,由于新闻事件本身是关乎人生命和关乎公平正义的事件,在惨烈的事件面前,主持人哽咽流泪,新闻主持人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我们发现,这种情绪失控不但没有失去新闻播报的客观性,反而凸现一种难得的人文关怀色彩。虽说在这些灾难性的新闻事件中,播音员的语态和情绪是种意外,但是播音员在这一类新闻事件上不由自主流露的情绪,反而让我们感受到新闻的真实和新闻的人文精神。基于此,我们希望电视新闻在播音员的表达方式上,除了要按照新闻节目的规定之外,能够结合新闻事件的性质和新闻内容,允许播音员自我自主控制情绪和语态。

  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是对人尊重的一种行为体现。电视新闻的人文精神体现在电视新闻的诸多方面,就电视新闻表达方式而言,电视新闻传播需要在以媒体与受众之间构建起互相尊重的平台,媒体人与受众的对话地位的平等,媒体与受众情感上融合亲近性,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精神交流。民生新闻采用平民语态,把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交流,转换为平民与平民的交流,所以,民生新闻的主持人有了日常平民说话表达上的各种表情、手势语和体态动作。

  现在新闻节目上整个的策划理念越来越体现出人性化色彩,越来越把策划的根基立于人文精神上。新闻从官对民的告知方式的表达,发展到新闻节目中出现新闻对话的设置,如两个主持人之间的对话,主持人与一个或多个嘉宾对话,或空中连线不同地区的多个嘉宾,主持人读各大报纸上的新闻等诸多形式,这样的“多声部”新闻表达,较之传统的新闻表达,传达出更为客观公正的信息,毫无疑问,这种多个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也更能体现出人文关怀来。新闻节目当中策划多声部的表达会随着技术和设备的普及而成为新闻节目惯用的新闻形式,它给更多的来自不同社会层面的人以话语权,这是新闻发展上的进步。当然,对于上述“多声部”表达样式将来会有形式上的发展和完善。比如可能出现更大可能上的融合,邀请的嘉宾可以是社会专家学者,也可能是普通的观众。总之,在新闻表达方式上追求客观公正,给社会不同人以新闻话语权,这应该是新闻报道追求人文精神的要旨。

  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感受到人文关怀。若上述的“多声部”让更多的人体会和享受到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的话,那么“多样式多手段”的新闻表达方式应该是把上一个问题进行的细化。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本周》等新闻节目,除了有口语新闻主持人外,还增加了一个手语播音员,手语播音员是面向聋哑人播报新闻,让聋哑人也和正常人一样观看和“听”新闻。手语新闻表达方式的设置是新闻人文精神的体现。很多地方台还开设了手语电视新闻节目,关注和关怀残疾人的生活,这些节目不同于《本周》、《共同关注》等新闻节目里的手语主持人的设置在一个角落里,而是把手语主持人和口语主持人放在了平行的播报台上,突出了这些节目播报面向的特定群体。如2009年厦门市电视台《新闻讲讲讲》是厦门市首个手语电视新闻节目,这档节目的开播就是面向的。手语电视新闻节目在各个地方不断出现,但还处于初级发展时期,手语电视播音员和他的受众之间的交流还只是播新闻这种表达方式,手语电视新闻主持人都是坐姿势播报新闻,没有更多辅助体态语,将来应该有多样的表达方式。手语电视新闻主持人应该像口语播音员一样从坐姿势播音发展到站姿势以及其他的样式,日本手语新闻现在已经走过了这样的发展阶段。将来或许还会出现手语电视新闻频道等,关爱这一个,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技术进步推动社会新闻理念的进步,如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普及以及多媒体多样形态的普及,手机语音、手机短信、手机视频、手机图片等,还有网络语音、网络聊天工具、网络视频、网络图片等,交流表达的手段多样化了,这些手段和方式都可以纳入新闻表达方式的范围内,这些沟通媒介方式都可以用于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中来,让这种便利的沟通条件成为新闻节目追求人文精神的物质基础,比如现在很多电视新闻节目把互动性作为一档新闻节目设置目标,把观众网络留言、手机短信、电话连线当事人等作为新闻表达的一部分,可见,电视新闻传播者“低姿态”交流,这也是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人性化的表现。

  究竟什么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对它的认识直接关乎新闻评论的发展,但是,学界对此问题仍然停留在80年代中期的认识水平上,未能根据新闻评论实践的要求进行更为科学的概括,以致形成了对新闻评论实践的阻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新闻评论的特点进行重新审视。

  中国大陆对新闻评论的特点进行认线年代中期开始的。笔者所能查到的最早的概括,出现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范荣康先生登载于《新闻战线期的《新闻评论的一般特征》一文中。在此文中,范先生这样界定:“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者最近报道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和问题,所发表的政治性的,面向广大读者群众的评论。”后来,在其专著《新闻评论学》中,范先生进一步明确界定:“新闻评论是一种具有新闻性、政治性和群众性等显著特征的评论文章。”“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离开了新闻性、政治性和群众性,都不成其为新闻评论。”①

  在丁法章先生主编的教材中,曾提到“指导性”,不过没有专门列出来作为新闻评论的特点:新闻评论“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实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所有新闻传播工具的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②后来,吴庚辰先生在其2001年出版的《新闻评论学通论》一书中,在原有的“三性”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指导性”,成为“四性”。③

  随着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崛起,新闻评论研究的重点转向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于是,对新闻评论特性的认识不再为人们所关注,所以,后来出版的一些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著作中,大都沿用“三性”来概括新闻评论的特性。

  “三性”是80年代人们对于当时的新闻评论实践的总结,应该说,这一概括,对于新闻评论学科的建设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大陆的新闻评论学正是在80年代中期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但是,80年代至今,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新闻实践迅速发展,新闻改革不断深入,人们的新闻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看起来,“三性”的局限性已经充分暴露出来。

  我们先来考察一下“新闻性”。从上举定义来看,论者们所讲的新闻性实际上就是指新闻评论的对象是新闻事实。不过,因为它的对象是新闻事实,就说它具有新闻性,这是不恰当的。我们从来没听人讲过体育评论具有体育性,经济评论具有经济性,文学评论具有文学性。

  我们说新闻性时,一般指的是新闻本身的特性。新闻性起码包括了真实性、新鲜性、客观性、时效性等特性。在新闻评论中,我们当然要求新闻评论的对象——新闻事实要真实。但是,这里要明确的责任是,事实的真实与否是新闻报道的问题,而不是新闻评论的问题。我们也要求新闻要具有新鲜性,要求事件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或者虽不是新近发生,但别人从未报道过。但新鲜性仍然是新闻报道者的问题。例如,一个记者报道了一则真实性不足、新鲜性不够的事件,而评论者迅速给这则报道加了个评论,此时我们只能说问题出在记者身上,不能说出在评论者身上。

  不管报道是真是假,它都与评论者无涉。评论者只对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过程负责,不对新闻的真实性负责。核实新闻的真实性,是记者的任务,抓取新鲜的事件也是记者的任务。评论者没有时间、没有责任、也没有办法去对新闻再进一步核实。他将视报道出来的新闻为已经证明是真实的新闻。当然,如果一则新闻并未见诸报道,是评论者将它加以陈述,然后做出评论,此时,核实新闻真实性的责任当然在评论者。但是,这是评论者作为一个记者的责任,或者说,是他所兼的记者的身份的要求,而不是作为评论者身份的要求。我们在谈论评论者时,当然不能把这一责任交给他。

  如果硬要说新闻评论具有真实性,那么,这种真实性只是评论者意见的真实性,即评论者说的是自己内心所想的,而不是心中一套,文章中一套,说些违心话。但这样的真实性其实说的是真诚性,与新闻的真实性根本不相干。

  至于说客观性,若要加到新闻评论头上,那就更荒唐了。新闻评论发表的就是主观的意见,如果要客观化,就没有新闻评论了。

  只有时效性是报道者要注意,评论者也要注意的问题。但是,这里所说的时效性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是不同的。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指的是记者要把新闻及时地加以报道,而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指的却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的时差要校二者的时差越小,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越强。如果记者报道得很真实,很新鲜及时,但评论却很长一段时间才搞出来,那么问题就在评论者身上。一篇新闻评论,如果不注重时效性,发表出来已成为对旧闻的评论,就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失去了新闻评论的意义。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差已经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在电视新闻评论中,往往是一边报道,一边评论,许多时候,评论的“及时性”变成了“即时性”,同步评论在新闻评论中所占有的百分比越来越大。

  即便是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差问题,也不仅仅是评论者的问题,时差的大小与媒介的特性、与编辑的过程都紧相关联。比如,互联网上的新闻评论时效性就要强得多,因为互联网具有即时互动性。再如,一篇新闻评论投到报社后,可能因为编辑的疏忽、送审过程的漫长等原因而使其时效性弱化。

  总之,新闻评论讲求时效性,而这里的时效性又不是新闻性中的时效性。所以,说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是不能成立的。

  至于政治性,它无疑是构成新闻评论的重要因素之一。原因很简单,新闻评论作为意识形态中的特殊部分,它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代表着一定阶级、阶层或民族、集团的利益。新闻评论工作者时时刻刻要讲政治,要注意自己的新闻评论对社会可能产生的正负面影响,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注意维护人民的利益,正确地去引导大众的舆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闻评论就是政治性评论,仅仅是就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或当前具体的政治活动作出评论;而是只要是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都可以做出评论。新闻评论也不一定是从政治角度所做的评论,不管从什么角度,只要它是对新闻事实的评判,它就构成新闻评论。党报和市级以上电台、电视台作为,作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要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解释政府的法律法令,积极反映群众的政治要求,政治性要更强一些。但即使是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舆论工具,也会发表一些政治性较弱,甚至看不出有政治性的新闻评论。比如第三届全国优秀广播评论《致富路上说养猪》:

  农民朋友!今年上半年,咱县生猪存栏数比头年下降不少。原因是一些农民觉得眼下来钱的道有的是,养猪是零钱凑整钱,没帐算。说起来,这话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大凡出手一头猪,总得个一年半载的功夫,少说也得用四、五百斤苞米,确实是零钱凑整钱。可话又说回来,零钱也是不能小看的,零钱能堆金山。这个理儿过去咱都经着过,不少人不就是靠养猪的零钱凑成的整钱娶了媳妇,渡过难关了吗?今天,咱们走上了致富路,也有养猪的一份功劳……

  像这样的优秀评论,政治性在哪里?当然,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推论说农民听了评论后多养猪,市场猪肉供应就不会紧张,便于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同志说,搞好经济建设,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不过,这已超出了狭义的政治性评论的含义。现今出现的一些专业性媒体、商业娱乐性媒体中,更是大量地出现了非政治性评论。当然,商业娱乐性媒体、专业性媒体中的新闻评论工作者也要讲政治,也要注意政策界限,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党纪国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规范内发言。他们也要积极地为推进社会进步、国家安定作出贡献,但要每篇新闻评论都带上明显的政治性却有点苛求。事实上,有一部分新闻评论属于政论,还有一部分则不属于政论。同样,有的政论属于新闻评论,有的政论则不属于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和政论属于有交叉的两个概念,在定义中强调政治性特点很容易让人把新闻评论与政论混同。

  事实上,现代的新闻评论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如财经走势、证券风潮、影视动态、体坛风云、家教天地、追星族、婚外恋、保健经等等,有什么样的新闻焦点,就有与之相随的新闻评论,几乎无所不评,无所不论。

  之所以有人会把“政论文体”作为新闻评论的属概念,这既与我国的新闻评论文体沿革有关系,也与社会形势不可分离。就文体沿革说,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政论传统,先秦诸子的著作中,有不少政论名篇,后来历朝历代,人们都把文章作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诸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过秦论》、柳宗元的《封建论》、苏洵的《六国论》等,都成为后人文章的规范。在中国报刊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19世纪末时,宣传变法维新又成为报纸的一个重要任务,以至于在那个时展起来的报刊政论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政论传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度又在强调阶级斗争,新闻评论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们很少想到新闻评论与政论的区别。

  群众性是新闻评论的大众传播特性决定的。新闻评论之所以要把它作为一个特点提出,不仅仅是因为相对于新闻来说,评论是讲道理、发议论,如果不注意群众性,就会使人们看不懂,不愿看,不愿参与;它还包括了新闻评论的内容与群众的相关性、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的介入性等方面。

  把“指导性”作为新闻评论的一个特点也不适合今天的情况。它带有时代印记,是在传统的新闻评论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过去,人们看社论,要把它当作党中央精神的传达,用以指导工作。那时的新闻评论都是指导性,但如今的新闻评论已经逐渐跳出了传统的樊篱,人们已经基本上达成一种共识,即新闻评论最终要靠从思想上说服读者而发挥作用,评论是说服人的艺术。即使是最重要的新闻评论,包括党的机关报代表同级党委发言的社论,也是新闻评论,不能同党和政府的决议、文件等同起来。如今,还出现了许多个人专栏评论、群众评论,这些都难以说是指导性评论,更多是属于引导性评论。它们并不以权威身份发言,而是靠其评论的见地而建立起权威。“指导性”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对接受者指手划脚的人,一个高踞于群众之上发号施令的人。如今,观念大解放,面对同一个新闻事实,人们会发表各自的观点,群众是在对这些观点的权衡中实现自己的认同的,或者说,真理是在观点的碰撞中显示自身的力量的。

  新闻评论是对于新闻事实的评论,失去新闻事实,新闻评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不以新闻事实为依托的评论就变成了非新闻评论。有的学者认为,新闻评论不一定是对新闻事实的评论,它还可能是对重大问题发言(如前举丁法章先生的定义),这种观点其实是把新闻评论的对象与新闻评论的选题弄混了。对新闻事实的评论不能就事论事,而要从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问题”是从新闻事实中发现的选题。有些评论确实是针对着重大问题,但它没有新闻事实作依托,不能算作新闻评论。比如梁启超先生,他的文章大都是针对一些重大的问题,有的甚至是针对一个国家兴亡存废的大问题而发,并且多是发表在报刊这种大众传媒上的,但他的着眼点不在新闻事实,而是要利用报刊去呼吁维新变法。所以,严格说来,他的大多数文章是政论,却不是新闻评论。比如《中国积弱溯源论》,《论进步》,看题目就不是新闻评论,因为前者的主旨是谈中国是怎么逐渐走向贫弱的,后者则是谈社会发展的。梁启超先生在中国报刊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但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文章都是典范的新闻评论,而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思想精英,是“时务文体”(报章文体)的开创者。面对的是不是新闻事实,这是新闻评论不同于其他评论的鲜明特点。

  当然,新闻评论以新闻事实为依托,并不是说在新闻评论中一定要出现新闻事实。正如我们平时说话时经常省略掉一些彼此都知晓的前提一样,新闻事实在评论中经常被省略。例如《光明日报》2002年3月20日署名黎广铭的评论《“”杀人害命天理不容》:

  今年2月3日晚发生的辽宁朝阳“”痴迷者董立杀妻害女惨剧再次表明,“”所标榜的所谓“真、善、忍”是彻头彻尾的骗人的幌子,它对生命的虐杀,对家庭的危害,对社会的犯罪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血淋淋的事实一再警示世人:不除,民无宁日;杀人害命,天理不容。

  因为人们已经从媒体中了解了那个痴迷者用镐头杀妻害女的新闻事实,所以,这则评论就没有交代事件过程,而是一开头就直接说那个事件再次表明了什么。显然,评论依托的是那个事件,是对那个事件的评论,尽管这里省略了对新闻事实的叙述,但谁也不会不清楚的。

  由于新闻评论是针对新闻事实的评论,所以,它就带上了时效性特点,因为若不对新闻及时加以评论,时过境迁,就变成了旧闻评论。旧报馆有句话,叫做“看完大样写社论”。每天的新闻排好版之后,留下一块版面空在那儿,主笔的人看看新闻大样,觉得哪一条新闻的价值更大,更值得议论,便大笔一挥,写上几百字、千把字的社论。老一辈的革命家和政论家都十分重视评论的时效,他们所写的许多新闻评论都是在紧迫的情况下赶出来的,及时配合了形势,发挥了新闻评论的战斗性。现在,我们的许多媒体常常是发了一篇新闻之后,在后面直接配上一篇评论。就是某一媒体对于别的媒体所发的新闻的评论也是快速跟进。比如,中新社2002年2月27日发表了一则题为《教育腐败甚于司法腐败,沈阳人最不满教育行风》的报道:由沈阳市民参与投票的全市行风评议活动爆出大冷门,教育系统在被评议的30个重点部门中,群众满意度排名倒数第一。第二天,《工人日报》就发表社评《教育行风“最差”令人难过》。

  随着新闻媒体的进步,交通、通讯器材的不断改进,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越来越强,即时性新闻评论得到了大发展。在广播电视中,已经有一些主持人能够做到现场采访、现场评论,启发听众(观众)对新闻事实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迹象进行深入思考。这种即时性的深度报道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新闻评论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是评论者对新闻事实发表的看法、观点,它必须亮明评论者的立尝态度,旗帜鲜明地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评论者不是单纯的新闻记录者,不能满足于对新闻事实的准确记录,不能浮在事件的表层,而要透过新闻现象,洞察现象背后本质的东西。

  例如2001年8月24日《中国青年报》所刊署名宋庆光的评论《为啥一升官就长学问》。文章在叙述了新闻事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

  中国目前还存在着较严重的官本位现象,这就是“一升官就长学问”的根源所在。官就像从前黄金那样的硬通货,几乎在流通领域里畅行无阻。黄金可以兑换成各种有价证券,官也有类似的属性。只要有了官,不但可以兑换成像银子、房子、车子等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