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 简体中文简体中文 line EnglishEnglish

行业资讯

多米体育早间新闻(精选5篇)

  多米体育1、2018年中国股市开门红行情仍在继续:A股出现罕见的八连阳,港股与之共振,新年以来六度刷新十年新高纪录。业内人士认为,在盈利持续增长、估值仍不是很贵、流动性继续充足的情况下,港股迭创新高在意料之中。在流动性方面,借道港股通的南向资金继续扮演重要角色。自去年底至今的数据显示,无论是南向和北向资金,都在加速涌入对方市场。

  2、自贸区将在外资银行、航空运输、轨道交通、飞机设计制造、娱乐演出、粮食收购批发等16个领域调整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幅降低投资准入门槛,扩大对外开放。

  3、美东时间周二,欧股STOXX 600指数创两年半新高,英股再刷纪录高位。美股三大股指齐创新高,道指涨逾100点,这也是纳指与标普500指数连续第六日同创收盘纪录新高。EIA报告上调原油需求预期,美布两油双双大涨多米体育,均创逾三年新高。

  轨道线,中轨继续上行,偏离仍未修复,结论:指数涨幅有所减小,上下轨开口仍极大。

  量能上来看,成交量快速下降,仅二千三百亿水平。结论:量能在达到天量后出现突然下降,量价背离十分明显。

  目前国内大部分省级上星电视台均拥有自办的早间新闻。学者蔡骐等曾对全国29家电视早间新闻节目进行研究发现:①节目平均首播时间为早晨7:00,其中最早的是6:00播出的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②节目平均时长达42分钟,其中最长的是上海东方卫视的《看东方》,长度为2小时。③在播出形态上是100%实现日播,97%采取直播。④68%采用板块栏目结构。①

  在上海,最早问世的早间电视新闻节目是上海电视台的《上海早晨》,于1993年2月1日开播。它是一档新闻类综合节目,于每天早上7时播出。2008年改版后,在每天7:00和8:00分别推出30分钟的直播。2006年1月1日,东方卫视又推出一档面向全国的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看东方》,每天7:00~9:00间播出。这是一档集新闻、气象、专题、生活服务、观众互动于一体的大型晨间节目,也是全国卫星频道中晨间播出时间最长的节目。本文主要以《上海早晨》和《看东方》为例,分析目前上海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上海早晨》以做深、做透“昨夜今晨”发生的全球新闻为目标,同时还有一些市内即时交通路况、最新天气预报等服务类信息,由一位主持人播报。而《看东方》在120分钟的直播中,除播出国内外新闻外,还安排了一些常设栏目,如《东方日志》、《人在东方》、《生活看板》、《疯狂数码》、《菜里乾坤》、《薇观城市》及《杜邦东游记》等。这些栏目囊括专题片、人物访谈及观众互动等种种形式,为观众提供各种服务信息。由两名主播、一名新闻主播、一名气象交通播报员、一名话题主持人、多名现场记者以及各专题板块的主持人共同主持。

  由于《上海早晨》内容全是新闻,因而风格较为严肃,适合想要及时了解国内外时事的观众。而《看东方》的节目风格轻松活泼,除了时事新闻外,它还设置了各个专题栏目,多元化地满足观众的需求。以“新闻服务生活”为宗旨,第一时间为观众传递气象、路况、生活服务等各类信息,囊括新闻、纪录短片、访谈、观众互动等各种电视节目样式,与国外“晨间节目”(MorningShow)更为接近。

  由于新闻收视率将受到新闻内容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晨间节目收视率分析时,分成常规新闻时期和有重大新闻发生时期这两个不同时段进行比较。

  笔者选取上海地区2008年第24周(6月9日~15日)6:00~9:00的收视率排名,这周没有特别重大的新闻发生,可称为常规新闻时期。

  从AGB尼尔森媒介研究收视率调查可以发现,周一到周五工作日期间,《上海早晨》收视率较高。需要说明的是,《上海早晨》在7点和8点各播放一次,在整个一周中,前三名都是7点档的《上海早晨》;而8点档的《上海早晨》收视率为第五名。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恐怕是由于在7点左右,大部分观众还没有出门,有时间收看电视新闻。而到了8点,相当部分的观众都在上班、上学的途中了。

  尽管《上海早晨》的收视率不错,但综观一周每天6:00-9:00排在前6名的节目,还是文艺、娱乐类节目、影视剧占了更大比重;而像《新闻坊》、《看东方》、《五星体育早新闻》这些新闻类节目,都没有进入前6名之列。特别是在双休日等节假日期间,这一现象尤为突出。

  对收视率排名的分析发现,在6:00~9:00这个时段里,每天的收视率排名都有很大的变化,也就是说缺乏收视率相对稳定的节目,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核心品牌节目,观众在这个时段选择节目有相当大的随意性。

  笔者选取上海地区第33周(8月11日~17日)6:00~9:00的收视率排名,因为这段时间正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期,属于重大新闻发生时期,许多观众此时迫切地想了解有关赛事的最新信息,因而此时早间节目的收视率将会和日常常规新闻时期的收视率有很大的区别。

  对收视率的分析发现多米体育,重大新闻发生时,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能够维持较高水平。调查显示,这周早间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从周一到周五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一度远远超过了电视剧的收视率。如8月11日这天,8点档的《上海早晨》收视率为1.8%,而同一时段电视剧的收视率为0.7%。可见,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由于观众想要了解最新的资讯,因而此时对早间新闻的需求上升。

  另一个发现是:平时,观众收看的多为7点档的早新闻,而在重大新闻发生时期,他们收看的时间却相对集中在8点左右。这表明,在重大新闻发生时期,观众比以往更加关注重大新闻的进展,关注新闻即时的跟进报道。但这一结果也有另一个解释,就是这时正逢暑假,这对的收视率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即使在重大新闻发生时期,文艺娱乐类节目的收视率依然较为稳定。如电视剧的收视率在整个一周中一直保持在0.5~0.7%之间,还在8月15日达到最高值1.3%的;特别是在周末(8月16、17日)时,早间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排名没有进入当天这个时段的前10名。其原因可能是节目不能提供自己所需的资讯,因而观众对早间电视新闻不感兴趣,不会去特地收看。所以才会造成了电视剧、娱乐节目的收视率反而更稳定的现象。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过以上的收视率分析,可以发现目前上海早间电视新闻节目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收视率起伏不稳定,收视的优势没有贯穿一周,常规新闻时期与重大新闻发生时期的表现不一等。与观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1.多个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在同时段播出,造成收视率分流。在6:00~9:00这个时段,上海各频道就有《上海早晨》、《看东方》、《新闻坊》和《五星体育早新闻》等多个新闻节目同时播出,使得收视人群分流,从而令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普遍降低。

  2.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人群中,高学历且年轻的观众数量有待提高。收视率调查发现,在常规新闻播出期,37%的早间电视节目的主要收视人群的学历只有初中程度;而且有21%的观众年龄在65岁以上。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那些高学历、年轻的观众早上已经忙于工作,无暇收看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早间电视新闻节目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魅力,吸引这些观众一觉醒来的目光。这

  1.从受众来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信息大爆炸,面对网络上繁杂的信息,人们往往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的状态。而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坐下来上网和细细翻阅各家报纸,也不可能每人都有上网和订报条件。而杂志化早间新闻栏目将网络上的信息汇集到一起播报,实际上为受众起了一个信息索引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人们通过收看这一档栏目即可对域内外新闻进行简单的了解,这样既节省了上网时间,又为人们做出了指南针的作用。

  此外,由于受多方面条件限制,现在市民的读报氛围并不浓厚,不少人要么是没有养成读报的习惯,要么是买不到合适的报纸来读,杂志型早间新闻栏目的读报部分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对国内各家报纸的筛选,提炼出比较重要的内容,不仅可以弥补个人读报中存在的缺陷,还可以对同一时间内的报道加以整合。受众只需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做到博览天下事。

  2.新闻节目,内容为王,新闻节目的吸引力主要看它所选择的内容。在节目内容上,杂志型早间新闻栏目覆盖广,容量大,纵观目前播出的各档栏目,其内容大多包含了本地新闻、报纸摘要、服务提醒、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新闻评论等。可以说,观众只要锁定这个栏目,就可以慢慢品尝一道好看、有用的新闻快餐,足不出户就知晓天下大事,使每一部分收听人群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收视兴奋点。

  3.节约了节目制作成本。每一类广播节目的开办,媒体都不得不考虑投入与产出效益,杂志型早间新闻栏目正适应了这一要求。凭借互联网这个用之不竭的“金库”,使它节目的形式较为简洁,投入不多,无非就是几份报纸+电脑+编辑+主持人就构成了一期一小时左右的节目,大大降低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成本。这样的节目形态顺应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办节目的要求。

  4.杂志型早间新闻栏目实现了报纸、电视以及互联网之间的互动。而媒体联动是传媒市场激烈竞争的产物。在如今这个新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任何一家媒体都无法单凭一家之力穷尽天下新闻,传媒资讯是以“共享”的方式存在和传播的。杂志型早间新闻栏目以本地传媒和互联网为选择对象,融汇多家传媒信息,经筛选、浓缩后向观众播送,无疑拓宽了新闻的视野和信息的广度。

  但是,从各家媒体杂志型早间新闻栏目开办运行中的实践来看,此类节目也有着需要完善的地方,这些问题也制约着节目的发展。

  1.形式单调,缺少变化。杂志型早间新闻栏目在编排上几乎都流于一种简单模式的重复:报纸内容+互联网内容+主持人播报。这就难免给观众以单调乏味之感。形式上的单调还表现在播报方式上,此类栏目应是以“说”新闻为主,但不少栏目办成了“读”新闻,“播”新闻,缺乏个性是此类栏目的软肋所在。

  2.“二传手”性质缺乏深度。杂志型早间新闻栏目充其量只能是个出色的新闻“二传手”或“筛子”,它缺乏自采节目、原创节目独有的内涵,节目定位、节目形态决定了它只能筛选、过滤兄弟台、报纸和互联网上的信息,浓缩以后以简单的方式梳理、编排后传送给观众。这决定了它不可能有足够的耐心来透彻地解读某一新闻事件,而只能以寥寥数语来概括。然而一个重大事件又岂能用一两句话把内容说透?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的观众面对海量信息的输送,已经不再满足于“快餐式”的信息获得,而更多地追求新闻之外的深度内涵、新闻之后的背景,这一点恰恰是杂志型早间新闻栏目所欠缺的。

  杂志型早间新闻栏目如何扬长避短,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节目的持续健康发展势头,其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优化节目编排。为了避免节目单调的弊病,节目编排应追求灵活性。优化节目编排应注意两个原则:一是适配性原则,即节目形式应与节目定位、节目内容相适应;二是生动性原则,本来就先天不足的节目如果再加上呆板的编排,无异于自残。杂志化早间新闻栏目要在节目中充分利用各个“子单元”的缓冲作用,用一句话新闻、趣味新闻、生活提醒等来起画龙点睛或锦上添花作用;还可以将同类、近类和有反差的内容编排在一起,给人以整体感。

  2.改善主持人风格。主持人的风格,必须与节目定位、节目风格相一致,对于一个好的新闻栏目来说,只有确定了观众对象,有针对性地不断满足观众的要求,才能办出有自己特色的优秀栏目来,这就要求主持人在不断迎合观众口味的同时不断地改变自己的主持风格,要避免过分的没有感彩的“播音腔”。主持风格的改变主要表现在语言风格上,不妨向“说新闻”取经,多些口语化、个性化,把“播”与“聊”、“评”、“说”相结合。

  2、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于6月27日~6月29日正式举行,国务院总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特别致辞。表示,中国不发展是最大的风险,在金融领域有些风险,但有能力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目前看风险是总体可控的,正在采取有效措施,把这些风险点逐步化解。

  3、为确保2017年迎峰度夏形势平稳,统筹做好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强化煤炭产运需衔接保障重点时段重点地区电煤稳定供应,国家发改委近日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迎峰度夏期间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的函》(以下简称《保障工作的函》).

  轨道线,中轨线重新上移形成强支撑,结论:轨道线近期已经形成了突破的走势,上下轨开口助涨。

  量能上来看,成交量快速下降至不足一千七百亿。结论:近期成交仍表现出起伏不定的状态,大资金入场的迹象并不明显。

  《e早新闻》的创办填补了绥化广播电视台没有早间新闻的空白,《e早新闻》节目采取了轻松、休闲的风格与打造幸福的理念,让主播更贴近观众,让记者更融入生活,让《e早新闻》成为绥化人的朋友。自2011年节目开播以来《e早新闻》以其独特新颖的新闻播报风格赢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2011年5月《e早新闻》组建团队,同年7月《e早新闻》正式定名,《e早新闻》团队紧扣“天下资讯 ,一早知道”的节目宗旨,为全市送去最新、最全的资讯,2011、2012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团队”称号,2013年4月《e早新闻》全面改版升级扩充至20分钟,2013年5月获得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殊荣。

  《e早新闻》板块清晰,作为一档现代早间新闻节目,由青春靓丽的美女主播每天早上为观众提供国际、国内、本地、说事四个版块的资讯,同时具有今日头条、实时移动字幕新闻和当天的天气预报等实用信息,突出信息量大,实用性强的特点,在短短的二十分钟内给绥化市民提供超过六十条的超大信息量。节目成立至今《e早新闻》不断改版升级多米体育,从包装来说一直沿袭朝阳色的主色调,不断完善包装细节;板块设计上在第一板块便经历了一句话新闻、头条、热词、媒体聚焦和如今的今日头条。节目成立之初就打造了美女主播的播报形象,在之后的发展中不断培养多个新面孔,打破了主播面孔单一性的问题。并倾力打造了新闻评论性板块《李阳说事》,对网络上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麻辣点评,吸引广大观众的眼球。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快速发展,网络媒体盛行致使电视这种媒体的发展变得步履维艰。作为绥化市新兴的本土新闻节目,通过创新发展找到了地方电视台制作早新闻节目的发展路径。

  《e早新闻》作为地域性新闻节目,在筹划阶段研究了针对绥化地区受众审美需求及心理需求,从受众的角度选择新闻全力打造一档为百姓说话,贴近百姓生活的新闻节目。

  作为宣传的窗口,为宣传本土特色文化,节目开始添加自行制作的幸福绥化系列公益广告――《春篇》、《夏篇》、《秋篇》、《冬篇》,多角度的融入绥化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

  《e早新闻》团队关注每个年龄段的受众审美需求,特别打造了《e早宝贝》板块,由孩子为观众开启全新的一天,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增加节目与观众的亲近感。在节目制作上自然要抓住本地新闻的来源,每天的本地新闻,全部是发生在绥化市民身边的新闻,增强了新闻的可看性。

  在节目编排上,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热点新闻事件,将多个普通的新闻联系在一起,形成连贯的小专题式新闻,每部分单独出现但又相辅相成,环环相扣使20分钟的节目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节目编排的另一个环节――主播多米体育,为了凸显《e早新闻》的新颖性,《e早新闻》采用美女主播加上资深男主持人的方式。美女主播以清新靓丽的面孔完成每天的新闻播报,男主持人负责占节目时长五分之一的评论部分。

  与此同时,还注重主播对于节目的参与性,主播不再仅仅只是对新闻事件的播报,而是充分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新闻事件的本身、以及新闻的制作理念,这样无形中提高了主播参与、统领节目的能力,使新闻事实活跃起来,将立体式的新闻内容展现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面前。

  《e早新闻》突出了主持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特点,品评时事热点,聚焦各大媒体同时关注的新闻事件,并且另辟蹊径,从不同的新闻点出发,通过述说新闻事件、还原背景、发表评论等播报手段完成对一个新闻事件的播报和评论。同时,《e早新闻》不断提升主持人的基本素质和文化水平,增强主持人的表达力、驾驭力、引导力、亲和力、感染力、和公信力。作为公共形象《e早新闻》节目要求主持人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高尚的品德、情操、志趣使节目绽放出耀眼的光辉。

  作为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与绥化广播电视台早新闻部产学研合作的合作成果,《e早新闻》节目的成功推出表明: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与绥化广播电视台早新闻部,通过产学研合作走出了一条学院提供理论支持、人力资源,绥化广播电视台提供设备场所和实践平台多米体育,以选派优秀大学生顶岗实践,按照共赢原则,共同办出优秀节目――《e早新闻》的新路子。双方充分整合有效资源,创造出一档时代感很强的现代新闻。通过全面的视角和清新动感的报道,第一时间关注绥化、关注中国、关注全球的脚步。

  通过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和绥化广播电视台早新闻部的产学研合作,《e早新闻》节目的收视已覆盖到绥化各县市区,收视率节节攀升,现在的《e早新闻》节目经过两年多的不断完善在社会各界普遍取得良好的反响,已经成为绥化市人民每天不可缺少的获取新闻资讯的平台。在《e早新闻》的团队中不仅闪烁出“忠诚可靠、大气沉实、创新超越、团结图强”的绥化广电精神,也体现出绥化学院“厚德载物、经世致用”的教学理念。

  产学研的成果是丰硕的,自《e早新闻》成立之初产学研项目的确立到现在两年时间里,绥化广播电视台秉承开门办台的理念,为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同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实践机会,义务的为大学生提供电视新闻策划、采访、播音、后期制作的实际培训,并根据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让学生了解、学习并参与节目的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