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 简体中文简体中文 line EnglishEnglish

行业资讯

新闻稿怎么多米体育写范例6篇

  多米体育正值七月火红日,又逢实践出征时。20XX年7月19日,实践团队的第一天正式工作。实践队员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上海海湾科技园经济发展服务中心。领导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员,并向实践队员意义介绍了经济园区的领导班子,为实践队员安排了办公室。第一天工作,领导给实践队员们安排了整理档案的工作。工作包括审查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身份证明、公司章程、验资报告等。这些信息直接关系到海湾镇的根本利益,不允许在审查时出现一点差错,这就需要实践队员工作时必须全神贯注,逐条核对,集中全部的精力,实践队员们深刻明白一个大学生村官所肩负的责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反复核查以确保无误。

  农村这本大书,群众工作这本大书,有太丰富的内容等待着实践队员去学习、思考,有太多点点滴滴的经验需要去积累,所以感到非常充实。有时候工作是琐碎的,比如为前来反映问题、联系工作的村民端茶送水、打字跑腿,但如何在此过程中学会待人接物也是一门基本功。安心做“小事”、发挥特长开拓工作领域,这些是我们大学生在暑期实践活动中必须完成好的任务。在第一天的工作中,实践队员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所要肩负的重担和责任,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一丝不苟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品格。展望接下来今后的村官实习生活,实践队员满怀希望,将无限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有限的村官实习事业中去。

  今年是我第二次参加三下乡,抱着进一步挑战自我的心理,我选择了当新闻组的组长。去年我是后勤组,主要是负责队伍的温饱问题,感觉只是累了点,没有什么压力,但今年呢,我却是有着非常大的压力,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记忆犹新。新闻组,是我无悔的选择。

  下乡之前我就听别人说,新闻组是非常辛苦、非常累的。当别人忙完回来吃完饭可以休息的时候,新闻组的工作才刚开始,他们不能休息,他们要为一天的活动写稿投稿。另外,新闻组还要面临着新闻稿件能否被采用,整个队伍能否得到曝光的压力,可以说整支队伍的成败都掌握在新闻组手上,非常不容易。

  鉴于此,在三下乡之前我就做好了有关新闻组的前期工作,比如怎样投稿、怎样写稿、怎样拍好照片、去哪里投稿等。我自认为前期工作做得很到位了,然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原本新闻组有七个人的,到下乡那天突然变为四个人,而且有两个还支教,其中的一个还是五年级的班主任;之前副队长说他家可以上网,让我们不用担心投稿的事,到下乡了他才说他家的网线还没弄好;之前队长说队员中有一个人可以专门为我们新闻组拍照,但下乡了才知道那个人主要想支教,不能帮我们拍照片,要新闻组专门找人拍,这一切的变化让我措手不及。作为新闻组组长,我知道我不能乱,我一乱那组员就更乱了。

  对此,我果断处理,照片由我拍,因为我是新闻专业的,懂得怎样用相机,对于新闻报道我分配任务,让组员写稿,我负责改稿、挑选照片、处理照片和投稿,还有更新微博和收集被采用的新闻稿。

  依稀记得第一天我们一共写了八篇新闻,由于没有网线,所有的新闻都在晚上才找到可以上网的地方投稿。那天晚上投完稿都十一点半了,整个新闻组才吃晚饭,一点多才睡觉。那时组员都累得躺下了,而作为组长的我却不能倒下,我要继续投稿。当时我的脑海里就只有投稿、复制、黏贴、、添加附件、发送……

  能按时投稿对新闻组来说只是成功了一半而已,因为只有投的新闻稿被采用了才算成功。记得第二天我上网站查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第一天投的八篇新闻似乎都石沉大海了,我没有看到被采用稿件,当时的我很失望,感觉压力很大。队长知道后,还特地过来给我做思想工作,他叫我不要有压力,尽力就好,能不能评到优没关系。也许是没有了心理压力吧,在后来,新闻组的业绩就慢慢好了,第三天,我看到我们队伍的新闻稿很多都被采用了,整个新闻组信心倍增。特别地,看到队员因为看到自己上新闻而高兴,我们新闻组感到特别高兴和自豪。一些队员甚至还“求”我,希望我投稿时用上有他在的照片,听到这些我都非常高兴。

  任何活动现场都有新闻组影子,因为我们要亲自到现场拍照,酝酿怎样写稿,然后活动差不多结束,我们就要开始写稿了。我们随手带着笔和纸在现场记录,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随时写新闻。每次下课,我们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投稿,而不是像其他人,回去只管吃饭睡觉休息就行了。新闻组都是在忙碌的工作着,有时候开饭了也不能按时回去吃,要等投完稿,有时候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回去吃饱了再回来继续写稿投稿。在三下乡的那十天里,整个新闻组几乎都有睡过午觉,晚上都是十二点多才回来洗澡睡觉的。新闻组的工作慢慢进入轨道。

  很害怕队长问我,我们队发了多少篇稿,因为我们的发稿数量跟其他队比起来确实有点差距,于是我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找更多的网站投稿,花更多的时间去为我们新闻稿的润色。

  很记得每天晚上一点多我才刚躺下,隔壁村民的鸡就在啼叫了,总是让我产生错觉,以为天亮了,要起床了。

  整个三下乡最怡然的事是观看我们队伍的文艺晚会,因为不用我拍照,而我又不用表演节目,于是认真欣赏了这顿文化盛宴。

  很怀念三下乡大家一起在康港小学的日子,很怀念新闻组齐心协力一起写稿发稿的日子。

  当记者靠着一叠材料写出稿子见报后,就有当地的读者说记者写得“不靠谱”,是失实新闻。记者当然会感到很委屈:我写的稿子,都是从你们提供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怎么能“新闻失实”呢?

  出现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这是因为读者和记者看待新闻的“角度”不同。读者是从“我身边发没发生过这件事”来看这则新闻;记者则是从“材料上就这么介绍的”来写这则新闻。于是,便构成了“失实”与“事实”两个相互对立的新闻认识。

  一件事能不能成为新闻,尤其是采写一个地区经济建设的成就,或者一个部门工作政绩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愈发显得突出。因为这时候,被采访者和采访者认识新闻的出发点很容易发生偏差。被采访者:“你就按照我说的写”;采访者:“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写”。这时候,“新闻事实”就很有可能演变成为“新闻失实”。

  在我们的媒体中,这几乎是常见的现象,记者到下面采访,尤其是到政府部门采访,首先想到的就是两件事:找领导介绍情况,向办公室要经验材料。这两件事办完了,采访也就结束了。守着材料选新闻,按照采访对象的思路写新闻。如此写出来的新闻,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呢?或者说是不是读者喜欢的新闻呢?答案显然值得我们每一个新闻从业者深思。

  关于新闻的定义,应该说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耳熟能详,但在实际的采编工作中能不能认真遵循这一新闻准则,就在于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确立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意识和工作作风了多米体育。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否定采访中听领导介绍情况、拿材料筛选新闻的必要性。我们所要说的是,如何采访,直接关系能否缺失“新闻事实”。从一定意义上讲,在采访中,听领导介绍情况,在材料中挑选新闻,也是新闻采访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我们把一次新闻采访看作是既有“中途”又有“终点”的一个“过程”,那么,我们的新闻采访究竟应该在“中途”结束,还是应该在“终点”结束?听介绍情况、看材料,其实就是新闻采访的“中途”;而走进新闻事实本身则是新闻采访的“终点”。如此说明,新闻采访究竟应该在哪个阶段结束也就有了答案。

  当然,发生“新闻事实”变为“新闻失实”的主客观原因都很复杂,但有两个方面原因不可忽视:被采访者由于政绩观、宣传需要等原因,有意夸大其词,甚至有所虚构;采访者由于“被感动”、追求轰动效应等原因,主动笔下生花,甚至“合理想象”。这两方面的需要交织在一起,强烈的主观色彩自然要替代“新闻事实”,并最终导致“新闻失实”。

  在主观上制造失实新闻来愚弄读者,这绝不会是大多数媒体和记者的本意。但我们要重视一个现象:一部分记者报道新闻只注重“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写”,已经成为“职业习惯”,外出采访,进门第一件事是和人家要材料。采访中,只“听”不问、只“听”不看;身在基层,身在生产一线,却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满足于听介绍、看材料。同时,我们还要警觉一个现象:很多地方、部门为了扩大知名度,请来记者,奉上材料,一句“剩下的全靠各位大记者笔下生花了”多米体育,就让很多记者守着水分很大的材料写新闻,结果,写出来的新闻水分更多,造成“新闻失实”。

  从“新闻事实”演变成为“新闻失实”,从根本上反映出的还是写作者本人在职业道德和采访作风方面出了问题。虽然我们可以说,新闻中的主体是真实的,就没有构成“新闻失实”,但一个新闻事实的细节在想象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这一新闻事实的主体怎么还能立得住?强调“事实”是新闻的生命主体,就是说,所谓的新闻,它应该是一个全面、完整、有机的事实真相,它反映的应该是“一件事”的全貌。反之,“失实”就在所难免。

  当然,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现在新闻单位开展的“走基层”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

  “走基层”是“走转改”的首要内容,而“走转改”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一直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走基层”恰恰是新闻记者最基本、最首要的一项职业修养。

  “走基层”很好理解,就是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到工农生产一线,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最前沿,去采写广大读者、听众喜闻乐见的、鲜活的,对我们的生活有启迪、有借鉴、有警示作用的新闻。但是,是不是到了基层走一圈,就能采写出这样的好新闻?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走基层,切记不能到基层去走马观花。对于每一名新闻工作者而言,走到了基层,其实仅仅是完成了“走基层”的第一步,到了基层,还要去听,去看,去问,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走基层”。真正的新闻,是一个新闻工作者通过自己的脚,通过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嘴获得到的。自从新闻单位开展走基层活动以来,各新闻媒体组织编采人员深入基层,采写、报道了大量的基层见闻、一线报道等新闻稿件。仔细分析这些稿件,我们能从中发现,有些稿子还局限于写好人好事,写表层现象。这其中当然有写作能力的问题,但更主要的还在于,写作者在基层看得不够,听得不足,问得不多。虽然人在基层,但没有做到真正了解基层、认识基层。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仍然有可能还是一件事的表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事实”。

  反观中央电视台播发的“最美乡村医生”、“偏远山区孩子上学难”等新闻,为什么能感动全国观众,并产生巨大的新闻效应?从那些生动、感人的新闻画面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在那些新闻中,采访者在基层一直在不停地走,不停地问,不停地看。而感人的“新闻事实”就在这其中被完整、真实地挖掘出来。

  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搞好社会实习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实习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证明理论。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实习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过实习,我们要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足,然后去反馈到学习中去,会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闻学,它主要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它要求极强的动手能力,它所接触的对象是包罗万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实的、新鲜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实习给一个初学者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实习教会一名怎样去观察事物,怎样去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怎样用事实说话,怎样才能做到新闻的及时。这些只有在实习中才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抓“活鱼”和“抢”新闻。实习是由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学会习畅网通。

  到新闻单位去实习,主要是要锻炼自己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掌握采访的基本方法,掌握新闻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经验的、编辑学习,交流经验。深入现场去采访,接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体会,用真情写出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

  只有深入到现场去做实际调查,才能写出有意义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访的基本流程,懂得什么是采访?新闻采访学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偏重于应用与操作。实地采访是新闻的第一课,它是新闻信息采集,新闻报道的第一步。

  新闻写作是新闻制作的第二步,是对采访中采集到的信息、新闻事实做进一步加工制作的过程,是对采访的进一步补充。亲自动手采写一些东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力争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观众去”,把时代精神写到作品中,写一些有价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关心的事。

  当写完初稿后,编辑,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闻作品的最后一个环节,俗话说:“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写出精辟的文章。还要提炼新闻主题,因为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可以通过素材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和导语的构思各个方面提炼主题,通过综合思维提炼主题。其次要写好新闻的导语,熟练的运用各种新闻写作的笔法,巧妙的运用各种新闻语言。

  星期天,优哉游哉吃完早餐,我想着终于可以休息一天了。突然电话响了,是电视台编辑杨老师打来的,叫我跟他下乡一趟。我马上一路小跑到办公室,同是实习生的小柳也刚到,杨老师眯缝着眼睛笑着说:“做记者就是要学会‘六勤’,首先要‘腿勤’,要经常跟着我们跑,不能偷懒。”杨老师话音未落,我俩就赶紧拿了三脚架跟着去了。

  在车上,我和小柳默不作声,杨老师不停地回头看我们,终于忍不住气呼呼地说:“你俩就不问问我,发生了什么事?去采访谁?要拍什么?难道你们都知道?都会?你俩这样,到现场怎么拍?回来怎么写稿?这就要‘嘴勤’,要多问!有些事件是前期无法策划的,所以在去采访的路上要向相关负责人员问清状况,及时在心中打腹稿,确立新闻点,然后根据稿子内容确定所需要的画面。”

  我俩面面相觑,不知该问什么,杨老师无奈地摇摇头,告诉我们这次是去采访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工作。由于马铃薯晚疫病疯狂蔓延,全县的马铃薯需要防治,县农机中心希望农民购置农药、杀虫剂,及时防治,确保马铃署稳产。说着,杨老师拿出了翻得破烂的笔记本,一边向随行的农机中心工作人员询问情况,一边快速地做着记录。

  不到15分钟,我们到达目的地——兰坪乡大庄村,小柳找最佳位置支三脚架,我拿白纸帮杨老师调白平衡,2分钟调试完毕,杨老师开拍了(由于是地方台,人手不够,他既是记者又是摄像)。我注意到他的拍摄方法是:大全景——中景(四个农民喷药的场景)——特写(喷头、叶子、花、28色瓢虫),然后是两个同期声。他一边认真地询问着农民和技术人员对这次病虫害的防治与看法,一边不停地记录着。还时不时蹲下来仔细观察马铃薯的藤蔓和叶子,终于发现了一只七星瓢虫,并拍摄了它疯狂地啃吃马铃薯叶子的全过程,还边拍边自言自语到:“我终于找到你这小害人精了,你把老百姓害得够惨啊!”看着杨老师这么可爱的样子,我们都笑出了声。

  从早上8点一直到中午12点,我的肚子不知玩了多少回空城计了。吃饭时,农机中心站长说:“每年这个时候最累,我们就像打仗一样,农民的事一件也不能马虎啊。”听到这句话,正在一旁闷头吃饭的杨老师,突然站起身来找本子。我连忙递给他,只见他急忙写下“打响马铃薯晚疫病攻坚战”几个字。我们都惊呆了,敢情这就是“耳勤”和“脑勤”?杨老师咽下憋得满满的一口饭,说:“听到打仗这个词,突然想到一个好题目,怕一会儿又忘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回到单位,已经快下午3点了,杨老师说:“稿子不过夜,这是记者的职业操守,你们俩要抓紧些,晚上7点之前得交给我。”任务紧迫,我们开始分工合作,杨老师采集和粗编视频,我写稿子,小柳整理同期声。我的稿件写完后,杨老师仔仔细细改了三遍。其中有一处我没有核实数字,就笼统地写了句“我县马铃薯10.8万亩次,已防治7万亩次。”杨老师说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经他多方调查核实后,改为:“截至记者发稿,全县已累计完成化学防治10.8万亩次,其中组织专业化机防队统防3万亩次,带动群众群防7万多亩次。”三遍过后,我的稿子被改得面目全非,这下我才明白,写新闻不仅需要“手勤”,更需要的是事实和对大众负责,绝不能为图省事胡编乱造。经过这一天的采访,我终于体会到了杨老师整天挂在嘴上的“六勤”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一次,我和另一名实习生小李去紫荆宾馆拍摄曹建民教授的行政执法专题讲座。因为是第一次拍会议新闻,所以在去会场之前,摄像老师告诉我们:“拍会议新闻不难,大全景(囊括整个会场)——中景(领导的上半身)——特写(笔尖写字),多选几个角度拍就行,如果不熟悉领导职位,就每人拍一个镜头,这样最保险。”

  这次采访我负责写稿,小李负责拍摄。刚开始小李有点胆怯,不敢到县长正前方拍,后来慢慢胆儿大了,把前排的领导挨个拍了一遍,他感觉镜头差不多够用了,不一会儿就收工了。回去的路上,他还得意地说:“今天我拍得特别过瘾,机子拿得很稳,基本没有摇晃的镜头,就等着杨老师夸我吧。”下午,制作人按照稿子顺序编辑视频,结果怎么都找不见常务副县长的镜头,我们这才发现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给漏了。因为他负责主持会议,刚开始在台上,主持完后就坐在了台下。新手小李没有记清楚各位领导长相,以为已经拍过了,所以导致漏拍。

  由于他在主持会议时讲了很长一段话,我在稿件中也引用了不少他的讲话,没有镜头不行,大家就在这个点上被卡住了。看主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们这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赶紧到其他新闻录像中找这位常委的资料,但没找到合适的。后来主编急了,下了最后通牒:“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你们就自己去找领导补拍。”我们直接懵了,心想这下惨了,事情真的闹大了。直到翻遍各种素材,甚至连2009年的会议新闻都找遍了,这才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镜头。没办法,主编只好下令精简稿件中他的讲话内容,镜头一闪而过。就这样,当天新闻只能凑合着播出了。

  心惊胆战、挨骂受累的一天终于过去了。我深呼一口气,告诉自己,这才是新闻工作者所需要的态度——严谨、认真,不懈怠。我还为此自编了一副对联:踏实认真、严谨细心者双手欢迎;粗心大意、大而化之者勿入此门。

  这又是充满挑战的一天。早上刚上班,台里就接到群众反映,一夜之间,县城牛肉面悄然涨价,由5元涨至6.5元,涨幅30%。群众反响很大,我们当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领导当即进行策划,想通过调查采访为民众解惑释疑。我们组成了一个四人工作组,从中街开始扫荡各个牛肉面馆。没想到不管是面馆老板、员工,还是普通老百姓,看到我们无不躲之而后快,有的甚至出口辱骂,恶语伤人。第一次作为出镜记者,当被别人拒绝时,我语无伦次,脑中乱成一团。

  但总不能信誓旦旦地出来,灰头土脸地回去吧,于是我们绞尽脑汁,想尽可能多挖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回去。第一招,假装成顾客:“老板,一碗牛肉面多少钱?”“6块5。”“给我来一碗!”第二招,通过和人家搭讪、说好话争取采访到他们,就这样,如果采访的那家饭店涨价了,我们就吃一碗面,看是否随着价钱上涨,质量和数量也随之改善。要采到好东西是需要牺牲的,那天,我们吃了一天的牛肉面。

  采访是件特别能考验人的事,在采访“酸菜牛肉面”面馆的时候,由于面馆老板过于冲动,还跟我们进行了一场口水战。“你好,我是电视台记者,想采访一下牛肉面涨价的事情……”“这么多面馆,凭什么就采访我家的?我不是老板,请你们离开……”

  香港有线电视新闻台简介:有线电视新闻台是香港有线宽频i-cable旗下的成员,作为香港最早的收费新闻电视,创办至今已有十四年历史,包括《重点新闻台》、《财经资讯台》、《24小时新闻台》、《直播新闻台》四条频道,拥有五百多人的新闻团队,每天24小时为客户提供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

  实习报到第一天,我们一行四个实习生与有线新闻台的采访主任黄庆州先生(大家都叫他“周官”或者“校长”)见面,他是负责我们这次实习的导师。初次见面,大家都有点紧张,“周官”坦言,这是我们双方的“第一次”(我们第一次到香港实习,他们第一次接收大陆实习生),需要摸索,亦希望实习单位与实习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周官”从第一天就向我们强调:不能以正常实习生的要求标准来对待我们,这是对我们的不公平。同时,他指出我们这次实习的意义:observer(观察者),寻找学习与现实的落差。更确切来讲,这也是对我们的要求。

  在稍后的时间,我们参观了荃湾的新闻台总部以及位于九龙塘和中环的DC(digitalcenter)。可能是第一次去电视台实习吧,进去里面觉得什么都新鲜,不过有线新闻的办公室真的很大,而且是全开放的,一个大厅坐满了人,各个都埋头工作。

  “周官”说我们的出现将会引起别人的好奇,因为我们是首批来自内地的实习生。的确,在我们参观的时候很多人都注意到我们,但后来我才发现,原来那天我们四个人穿得很正式(全部人黑色西装上阵,很有黑客帝国的味道),不引人注意才怪呢,呵呵。

  所谓“湿台”是英文subsdesk的粤语译音,负责制作外国及中国大陆的每日新闻,每天24小时工作。我把它称作一个新闻加工场,在这里同时工作的人不多,主要是翻译外国通讯社的新闻稿以及中国大陆、台湾的电视新闻。

  “湿台”的工作在别人看来是相对轻松的,因为新闻素材就摆在那里,文字与影像资料都是有限的,但对于我来说,都是具有挑战性的。

  首先是英文翻译,经过大二两个学期的媒介英语翻译课程后,我们都掌握了基本的翻译技巧,但香港电视媒体的稿件是用口语文字和语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变成了双重翻译,在将文字口语化的过程中还涉及很多香港俚语和惯常的说话方式。记得“湿台”编辑主任Tommy曾经跟我说过:“你平时都这样说话吗?”,在译稿时我就常常问自己这个问题,提醒自己要用最简单最舒服的口语表达完整的意思。

  为了保证新闻在“出街”前是最新最快,要及时查阅该则新闻的更新,完成一条新闻包括译稿,看片,定稿,剪片等工序,这样工作下来往往需要一个小时,或许该则新闻就在这段时间内有了新的进展,所以这样做是必需的。

  最后需要弄清电视台里写稿的惯常用语以及写稿格式,一般情况下稿件可分为“lvo”(livevoiceover)、“sot”(soundontape)、“lr”(liveread)、“chart”等,这些都是播报新闻的不同模式,每个台都大致相同,在这里,新闻就像是加工一样产品,每样工序必需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做,提高效率,这也保证了新闻的快速、新鲜。

  前面说“湿台”的编辑是在有限的资料下做的,但是编辑主任与记者每天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而且新闻的更新速度很快,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新闻资源又可以是无限的。这里就有一个取舍的问题,究竟记者、编辑应选择怎样的新闻给观众呢?在我的观察来看,有线电视的“外电”新闻很强调新闻价值中的“贴近性”,关注世界各地的华人聚居地特别是港人移民较多的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地区的新闻。

  爆炸发生系当地时间星期四晚,呢次系三个星期内,西佛尼亚州第二次煤矿爆炸。系个次爆炸中,有12人死亡。

  煤矿发言人话,爆炸系由坑下噶输送带引起,并未引发煤矿着火。两名失踪噶矿工仍有生存机会,救援工作正在进行。

  有线电视专题新闻组(feature)大约由十人的记者团队组成,他们不参与每日新闻的制作,每个星期都会推出两条约半小时的新闻专题片,星期三播出的是《香港刺针》(清谈节目),星期四的是《时事宽频》(专题纪录片)。

  由于专题片的制作周期相对较长,从选题到搜集资料再到安排采访最后到后期制作等工序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需要到外地采访的话,制作周期会更长。要在几天内亲身体验制作的全过程谈何容易,更不用说参与其中了。所以我在这个星期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多看,多问,多想。

  多看:在feature的前半个星期,我主要就是看各个台的专题节目,包括《铿锵集》、《时事宽频》、《香港刺针》、《星期二档案》,还有记者拍回来的采访素材,制成品的文字稿等。通过观察,我发现专题组的记者们工作较为缜密,喜欢与人讨论交流,无论是自己的片子或者别人的片子,大家都会发表不同的意见,这里的工作气氛活跃,与“subs台”记者工作独立、讲求效率不同。

  多问:我认为自己不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在“subs台”的日子,由于其他人都很忙,很少有时间解答你的问题,自己处于很被动的状态。但在feature就刚好相反,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会询问你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他们希望你多问。甚至有些时候他们会反过来问你一些问题,希望听到你的意见。更有趣的是,这种问问题的过程最后会变成讨论。

  多想:如果纯粹以一个观众的角度去看电视节目制作,你会觉得很容易,但当你以一个记者、制作人的角度去看时,你会觉得很吃力,这是我在feature组的感受,在设身处地的情况下,感受到的是制作一个半小时的专题片是十分艰难的,在我看来,专题新闻片需要构建脉络,起承转合,都是一个计划、创作的过程,但同时它也是新闻,必需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记者往往是在这两者间周旋,有些计划中需要的素材偏偏没有发生,譬如被采访者说的话没有你预期的效果,或者跟你事先的设想相违背,导致片子出现真空,这时就不得不改变计划或者寻找其他代替品了。我的看法是:如果仅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想问题是不足够的,你往往需要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出现,多问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这样就会想得更多更细,所得也更多。

  这次实共是五周,在经过两个星期的“规律生活”后多米体育,剩下的三周我被分配到assign组,assign算是有线新闻台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每天香港的本土新闻,24小时不断更新。有线新闻台的口号?——“最快多米体育、最新”在这支团队上得到充分体现。一般情况下,一则本地新闻的采访需要3-4个人完成,一个记者,一个摄影师,一个车长(负责接送记者和摄影师到采访地点),还有一个工程人员(如果需要现场把画面传送到总部,需要工程人员开启微波信号传送器传送)。特殊情况下,譬如突发新闻或重要的新闻事件,编辑部会派出几组采访队同时出击。

  由于之前没有任何的采访经验,在一开始的日子里觉得很茫然,跟记者出去采访的过程中,总是觉得人很兴奋,想看很多东西,想听很多东西,但最终的结果是一无所得,因为连自己都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时而看看摄影师怎样拍摄,时而看看记者怎样记录,时而看看同行是怎样工作,很多事情在干扰着你。过了一周,我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身为一名实习记者,我不需要每一样都去看都去学,电视新闻采访绝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而我的角色就是记者。

  通过观察以及其他记者的指导,我大概摸索到了记者的工作模式,每当我接到一项采访工作后,第一时间就要抄下这则新闻的“slug”(新闻部给这则新闻的代号),采访时间、地点、车长跟摄影师的电话号码。如果离出发还有一段时间,我会搜集该则新闻的相关报道或者询问其他记者关于这则新闻的相关信息,一般情况下,编辑部是会告知记者需要采访些什么,记者根据现场情况即时汇报总部。

  去到采访现场后,第一时间是帮助摄影师架设好机器,然后就可以跟记者去了解相关的情况,一般的常规新闻会有新闻稿,而且不同媒体的记者间会互通消息,在我看来,他们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关系更胜于竞争。在采访过程中,我已经很少去理会摄影师的工作了,记者一般在事前就告诉摄影他需要些什么镜头,两个人商妥以后就开始各自工作。更多的时间我是在聆听,把新闻人物或被访者的一些话记录下来,有些重要的“bite”会打上记号。结束后,记者会在现场做一个“扒”(现场报道,说几句话),而我会将自己听到记到的东西整理下来,可以方便自己写稿。

  回到DC后,我会跟记者一起看拍回来的素材,当选定一些画面和“bite”后,就开始把画面传送回总部(liveroom),通常称之为“feed带”,如果有工程人员,带子会在新闻现场即时传送。然后我会根据刚才选定的画面和相关资料写新闻稿,一般的新闻不会超过一分钟,多数是30-40秒。字数大概是一百字左右,写完后我会给记者看,询问他们的意见,即时改正。写稿的工序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一般的新闻多米体育,各个台的素材都差不多,新闻的优劣就在于记者怎样编排怎样“包装”(packstory),这才是致胜的关键。在香港,电视新闻记者都会为自己做的新闻配“vo”(voiceover),由于我们四个实习生都没有经过相应的训练,所以也只能看和听了,如果能亲身做一下也蛮好玩的。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噶代表,今朝到乡议局解释禁止散养家禽条例,多名执委质疑政府立法仓促,欠缺咨询及无顾传统习俗,要求政府给予散养家禽户赔偿。

  卫福局话,虽然立法会影响传统习俗,但最终噶目的都系为左保障市民健康,同时为左避免有人走私家禽,政府决定无会赔偿比呢类散养户。

  《散养家禽条例》生效第一日,记者与环境卫生及食物局人员到牛头角某乡村巡查

  有幸前往香港电视媒体实习,实在是受益匪浅,经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的不是“我想干什么”,而是“我能干什么”。看到自己的能力、不足,然后寻找提升的空间。

  回想这五个星期的实习经历,的确是遇到不少问题,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对以后到香港电视媒体实习的同学有所帮助。

  1、粤语、英文、普通话一样不能少。香港人基本是粤语和英文结合使用,这时你就会发现听别人说话别扭,别人听你说话也别扭。至于普通话也是必备武器,现在走在香港街头,到处都可以听到普通话,内地自由行还有台湾东南亚旅客很多,采访的时候普通线、最好学会“仓颉”或“速成”打字法。由于香港使用的是繁体中文,电脑打字多数是用“仓颉”或“速成”,不是五笔、拼音,而且一般大公司的系统是不准安装没有授权的软件,写稿的时候不会这两种输入法会很麻烦,最好是在去香港前先稍微学学吧。

  3、准时是基本要求,手脚要快。新闻真的不会等人,而且人生路不熟,所以最最最好还是早点上班或者提早到达采访地。至于香港人的工作效率,本人真是深有体会,几次跟女记者出去采访时,明明刚才还是很优雅的,一旦工作起来,走路比跑步还快,而且他们的工作效率奇高,刚完成采访稿子就出来了,所以工作时一定得专心,细心,迅速。

  4、学会看地图,方向弄清楚。香港最重要最方便的工具是地铁,弄清地铁线路基本就知道香港有哪些区域,我的方法是自己拿着地图到处走,不懂就问路,其实这也是很有趣的。

  5、“有报天天读”。不得不赞叹香港的媒体发展,每天的免费报纸都有好几份,香港人每天忙碌的生活都是从看报纸开始的,在这样一个资讯发达的社会,你缺少资讯就好像跟社会脱了节,更不用说去报道新闻了。

  6、自尊、自信。这两点说起来好像有点过时,但我却深有体会,当你面对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环境,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慢人半拍时,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很容易就会丧失自我,被人牵着鼻子走,在这时,你需要做的是——“精神胜利法”,我的想法是:我是来学习的,如果我什么都会,还需要实习吗?实习的目的就在于在困难中成长。

  很多人一听到我们是汕头大学来的,会认为我们是潮汕人,特别是每次自我介绍的时候总要解释一番,到最后,介绍我老家也就成了自我介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啦。

  香港人的吃饭时间一般是中午一点,晚上八点,中间有个下午茶,开始的几天差点就饿晕,加上新闻采访本来就不定时,有时一整天都吃不了饭的。不过后来也就习惯了,不过我得强调的是:不吃早餐,后果很严重。

  赌马是香港一项很受欢迎的平民活动,农历年初三会举办农历年跑马,要求很多名人政要参加,记者会在门口等官员做采访,不过还有一个任务是:“逗利是”,采访完后顺便拜年。

  记得有一次去香港国际金融大厦采访两位外国人士破爬楼梯的吉尼斯记录,可以上到目前香港最高的88层“国金”(括号里写详细的名称啦,你以为人人都知道啊)顶楼,一走出天梯,只见下面是维多利亚港还有两岸的高楼,有些地方是没有栏杆的,不知大风的时候会不会被吹下去呢?

  农历年间,香港迪斯尼乐园连续两天满员,导致很多买了票的游客无法进入,香港迪斯尼马上召开记者招待会解释事件,乐园老板在回答记者问题时对很多带着孩子而没有进入乐园的家长表示抱歉,说着说着就哽咽了,后来从乐园公关的口中得知,他由于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陪自己的女儿,以至于触景生情。这究竟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